白色恐怖

繼承赴死革命者的信仰與志業──我讀《無悔:陳明忠回憶錄》

5 年前 / 0 comments

【編按】原題〈戰後台灣統左派的見證與展望《無悔──陳明忠回憶錄》〉,載於台北:《人間思想》2014(7/8),頁330-334,2014年夏季號。修訂於2019年11月21日,陳明忠先生光榮走完90年的戰鬥生涯,謹此向陳先生致敬!

無悔的勇者陳明忠離世:台灣統左力量後繼有人

5 年前 / 0 comments

白色恐怖時期兩次入獄坐牢21年的陳明忠先生,於今日(11月21日)清晨4時17分逝世,享年90歲。陳明忠,台灣知名社會運動家、社會主義理論家,他用一生的實踐、反省和思辯,探索中華民族和平統一的未來和人類解放的道路。

《激進1949》圖文展新竹開幕 見證工運橫跨70年的傳承

5 年前 / 0 comments

「激進1949」全台巡迴圖文展,在新竹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正式展出,開幕活動有近百人參加,主辦單位特別邀請高齡92歲,因「郵電案」遭白色恐怖入獄15年的受難者劉建修前輩到場分享。

「激進1949」圖文展巡迴新竹 92歲郵電案受難人將現身分享

5 年前 / 0 comments

「激進1949:台灣郵電工人與他們的刊物《野草》」全台巡迴圖文展,將在本週五(15日)下午一點在新竹縣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展出,開幕式將邀請70年前參與「郵電案」並因白色恐怖坐牢的受難者劉建修談話。

九十多歲的青年人:記陳明忠先生

5 年前 / 0 comments

【編按】此文為彭明偉老師今年8月20日拜訪陳明忠先生,感念九十多歲的青年人,豪情絲毫未減當年,以速寫短文向九十多歲的青年人致敬。生命力頑強的陳明忠先生正與死亡做最後鬥爭,祝福陳先生健康平安,贏得這場最艱難的鬥爭。

作家楊渡:《返校》體現台灣當代對歷史的無知與錯亂

5 年前 / 0 comments

潛心研究台灣史的知名文學作家楊渡,在中時電子報上發表對電影《返校》的評論,楊渡在文中感嘆說道面對這狡猾的時代,你會像看完《小丑》一樣,只會為這歷史的無知、錯亂,深感悲傷。

反綠色恐怖、護兩岸和平 白色恐怖受難者秋祭悼難友

5 年前 / 0 comments

「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周六(19日)下午,在祭文宣讀聲中,2019年白色恐怖秋祭慰靈大會以「反對綠色恐怖.守護兩岸和平.搶救民生經濟」為主題,於馬場町紀念公園正式展開。現場與會者包含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家屬與各界人士近500多人,齊聚悼念白色恐怖時期被刑殺的政治受難者。

今年白色恐怖秋祭將於馬場町舉辦白恐郵電案圖文展

5 年前 / 0 comments

每年清秋時節,馬場町紀念公園廣場都會舉辦年度性的「秋祭」活動,今年的秋祭活動與以往不同,增加了「激進1949:台灣郵電工人與他們的刊物《野草》」圖文展。本次隨同秋祭活動一起進行的圖文展將於10月19、20日展出兩天,內容包括介紹白色恐怖時期台灣郵電案的始末、六張犁兩百多位受難者墓塚的發現過程,以及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的遺書與遺言等重要的史料。

《返校》:歷史的寄生蟲

5 年前 / 0 comments

【編按】〈《返校》:歷史的寄生蟲〉一文為專欄作家張方遠觀影後之隨筆,原刊於「方遠北杯講看麥」臉書粉絲專頁上。本篇隨筆內容補充基隆中學《光明報》案之相關史實片段,有助讀者更認識電影《返校》與歷史史實之差異。

《返校》缺乏的歷史視野:白色恐怖鎮壓的只有自由嗎?

5 年前 / 0 comments

赤燭遊戲公司製作的暢銷遊戲《返校》以白色恐怖歷史作為背景,加上濃濃台灣本土元素揉合恐怖遊戲的效果,遊戲一上市便造成轟動,引起廣大話題。今年該遊戲改編為同名電影《返校》,9月20日上映後至今已有望突破兩億票房,更入圍金馬獎12項提名,網路上也出現許多從不同角度切入分析的文章。然而從政治受難者的理念切入而談的觀點雖有但不多,成為一種缺憾,且是台灣社會遺忘歷史的重大缺憾。請問,現實中這樣歷經苦難後,橫跨時空卻仍堅持當初理念的一群老人家,也同樣令人動容嗎?

第 13 頁,共 1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