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

一個日據時期長大的台灣人,怎樣成為參加革命的統左派?|犇報看影音

3 年前 / 0 comments

「台灣有這種人我們都不知道,以前我們以為這個故事是連續劇演的,現在看到這個書才知道這種故事都是真的。」陸媒「觀視頻工作室」的「學術人」專題,近來推出專訪台灣知名統派教授呂正惠的影片,現為人間出版社發行人的呂正惠,在影片中介紹他當年積極推動白色恐怖受難人陳明忠發行的自傳《無悔》,在大陸非常暢銷,讓大陸人知道了陳明忠,知道了人間出版社,知道了陳映真,知道台灣有統左派的存在。

白色恐怖春祭六張犁追思犧牲者 仍有近700多具遺骨去向下落不明

3 年前 / 0 comments

3月29日上午,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與遺族家屬,以及關心白色恐怖歷史正義的民眾,齊聚六張犁政治受難者墓區舉辦春祭掃墓,向五O年代台灣白色恐怖犧牲受難人敬弔追思。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工作人員張曉霖提到,仍有500~700多位犧牲者的遺骨去向下落不明,至今仍在尋找。未能找到犧牲同志的遺體去向,是許多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心中的遺憾。

台灣轉型正義的未竟之處:白色恐怖政治犯的《紅色青春》

3 年前 / 0 comments

時至今日,白色恐怖案件的補償已在2014年告終,2018年成立的促轉會,則透過「撤銷有罪判決」的方式,為包括中共地下黨員在內的數千名白恐受難者平反。當官方積極回復受難者名譽的同時,是否也正視這些受難者的思想脈絡了呢?即使已經民主化了,還是存在著將不同主張和思想的人們定義為「匪」的污名眼光,那麼「我們的思想真的自由了嗎?」

【方遠觀點】「轉型正義」外的《紅色青春》:當政治受難人就是「共匪」

3 年前 / 0 comments

有別於被主流捧在手心上的作品聚焦於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被迫害」與「被冤案」的敘事,《紅色青春》讓人最驚豔之處,在於走進了受難者的心靈與思想裡,不是只為了再現「恐怖」,更重要的是他們為什麼選擇走上這一條道路。

不忘紅色初心,追求國家統一 白色恐怖受難人秋祭弔念犧牲難友

3 年前 / 0 comments

白色恐怖受難者團體「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11月21日下午在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行2021年「白色恐怖秋祭」,以「不忘初心 改造社會 砥礪前進‧國家統一 民族復興 勝利在望」為主題,悼念白色恐怖時期被刑殺的政治受難者。

【快評】轉型正義的共犯結構:反思黃國書事件

3 年前 / 0 comments

黃國書曾任國民黨線民一事,只會讓我們逐漸看明白,民進黨不過就是另一個國民黨,其所代表的利益都是台灣統治階層、買辦群體的利益。這是台灣逐漸走向消亡的悲哀,黃國書事件不過是這過程的其中一筆。

長津湖戰役「冰雕連」主要是國軍俘虜?台灣歷史教育去中反共的悲劇謬論

3 年前 / 0 comments

志願軍老兵戰俘、白色恐怖政治犯趙英魁的生命故事,貫穿了國共內戰、抗美援朝戰役、白色恐怖,呈現大時代下的歷史動盪與複雜。台灣的歷史教育不只因去中國化而碎裂殘缺,更因反共教育而淪為片面且扭曲。避免鬧劇,有賴海峽兩岸的有識之士,持續挺身還原歷史的複雜與真實。

高舉統一大旗的白色恐怖死刑犯:中新社專訪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

3 年前 / 0 comments

台灣民間的愛國統一力量歷史悠久,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作為這股力量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吳榮元接受陸媒中新社專訪,吳榮元在受訪中表示:台灣勞動黨自許能在台灣充當黑暗中的燈塔,也是對台灣社會最大的正義和最大的善。

【方遠觀點】綠營寫手們,別自以為「老紅帽」是「民進黨同路人」

3 年前 / 0 comments

我和我的朋友們所認識的「老紅帽」,完全不同於綠營寫手、《返校》和《天橋上的魔術師》所描繪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當他們藉著「白色恐怖」、「轉型正義」來「抗中保台」、當他們推出「國安五法」「反滲透法」來「復辟戒嚴」時、當他們對美國和日本拼命感恩戴德時,可曾真心誠意地直面過「老紅帽」們主張「民族與階級雙重解放」的「本來面目」。

二二八親歷者證言:專訪陳明忠(下)

4 年前 / 0 comments

【編按】「二二八事件」發生迄今整整七十年,歷史的真相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檔案的解密而水落石出,反倒因為藍綠鬥爭的尖銳化,特別是兩次政黨輪替而出現了各種版本的解讀,糾纏不休。歷史是事實的反思,所有對事件的詮釋都免不了的要參揉著人的價值判斷,受到個人的視野、立場和黨派性的侷限。本版專訪陳明忠先生,為讀者還原當年二二八發生時陳先生的所見所聞。

第 9 頁,共 1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