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社運一周】 12/7-12/13

5 年前 / 0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態。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12/7-12/13
●「我們也是人!」移工遊行要求廢除私人仲介制度
● 有錢就是任性?佳福拒認違法還不斷濫訴告桿弟
● 民團推180天長照安排假 小黨都簽了 僅藍綠拒簽
● 特休假「看得到吃不到」北捷司機員控資方違法刁難
● 遠航改稱「沒要停業」 工會痛批荒唐鬧劇 憂關廠疑慮

一「果」兩「吃」:藍綠搶賣芒果乾

5 年前 / 0

2019年台灣年度代表字「亂」字二度上榜。比起「亂」字,無論怎麼看,都沒有「亡」字更具代表性,更能反映台灣的一國雙亡。

【社運一周】 11/30-12/6

5 年前 / 0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態。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11/23-11/29
● 抗議同工不同酬 郵政產工八百人上街遊行
● 警消公務人員工時宣告違憲 民團籲總統候選人提改善政見
● 台北車站人力荒 站務員累做12小時還被客訴
●「一個不能少!」 RCA案246人結辯盼勝訴

【犇報社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美國遏制戰略的最後一擊

5 年前 / 0

美國以「國內法」為手段來編派世界秩序,干預他國內政,甚至顛覆當地政權的作為其來有自。但問題其實不在美國主觀上「想幹什麼」,而是客觀上「能幹什麼」?美國將「自由貿易」與「遏制政策」綁在一起的戰略手段,最重要的是美元霸權體系的支配力,開啟了冷戰後美國在世界範圍推行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序幕。美國意圖用香港問題來遏制中國發展的企圖,不過是在當前世界秩序轉移過程中的奮力一擊,非但對中國的威脅有限,反而揭穿了所謂「自由、民主、人權」等美式價值的假面,提供中國人民反思的借鑑。

【社運一周】 11/23-11/29

5 年前 / 0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態。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11/23-11/29
青年快閃sogo、立院反塗鴉 疾呼礦業法修法
華視爆違法資遣還欠薪 員工提告恢復雇傭關係

從「同學」到「同志」:陳明忠先生對我的質問

5 年前 / 0

陳明忠先生說過,「沒有關係,大形勢是擋不住的,我已經知道,統一不成問題」。他沒有遺憾地遠行了,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這一年,光榮地完成了生命最後的鬥爭。陳さん,永別了,但您所見證的一切、您所走的道路,仍然不斷地質問著我,質問著台灣人……

【社運一周】 11/16-11/22

5 年前 / 0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態。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11/16-11/22
● 蔡賴中選會登記 場外收費員抗議遭驅離
● 立院外靜坐 平埔族人爭「遲來的正名與尊嚴」

【犇報社評】國民黨不分區提名,是菁英傲慢而不是權力貪婪

5 年前 / 0

國民黨不分區名單出爐後,許多人把焦點歸咎吳敦義覬覦立法院院長的私心,但真正關鍵是在於背離「民心」,民心才是最大的政治。整份名單與韓國瑜「庶民起義」的選戰主軸兩不搭嘎,與藍營群眾的情感需和對未來的想像,相去甚遠。不分區立委提名,反映的是各個政黨的自我想像。國民黨所提出的名單與支持的社會群體嚴重背離,與其說是肇因於權力的貪婪,更確切地說是根源於權力的傲慢,是久居廟堂的政治菁英對「泥腿子」的不以為然。

勿因虛妄「亡國感」打壓社會議題的發聲空間

5 年前 / 0

眼前,民進黨打造的「亡國感」像極了南韓「和平水壩」事件。在「亡國感」前面,生人迴避,在大綠小綠們看來,只要蔡英文連任,打壓在地議題剛好而已。殺死你是為了救你,台灣所有社運團體要細細體會。

【社運一周】 11/9-11/15

5 年前 / 0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態。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11/9-11/158
● 「我們回來了!」文大工會幹部遭違法解雇 今光榮返校
● 漁工工會理事長疑「被逼辭職」 提不當勞動行為

第 29 頁,共 3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