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社運一周】 3/28-4/3

5 年前 / 0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3/28-4/3
‧ 廠住不分 兩年已死11移工 勞團轟勞動部「間接殺人」
‧ 樂生重建計畫不需環評?民團拿出計畫書打臉
‧ 大專教師居家隔離 高教工會:校方依法應給有薪假

只有大陸防疫失敗才能證明台灣「成功」?
陳建仁引用錯誤資訊令人遺憾

5 年前 / 0

台灣的防疫工作顯然進入了一個誤區,在宣稱台灣防疫「先知先覺、劍及履及、超前部署」時,又一定要指責大陸防疫失控。彷彿防疫工作在兩岸之間只能有一個成功,而不是雙贏,並且那個成功者只能是台灣。所以,世衛組織說「中國疫情可防可控」,台灣的網軍就要惡言指責世衛組織及其總幹事譚德塞。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如果正如陳建仁之流所希望的大陸疫情也失控,台灣還能獨善其身嗎?面對良知的「檢測劑」和人性的「臨床診斷」,陳建仁們應該感到慚愧!

難容.南榕

5 年前 / 0

據聞東吳大學有個紀念鄭南榕先生的社團「難容社」,近日把一份立場親近大陸的報刊《兩岸犇報》認定為「統戰刊物」,並指稱這份「中國大外宣」在校園「分化台灣」。紀念「南榕」的「難容」社,卻把自己變成了「難以包容」?如果鄭南榕活在當下,以他兼容統派的做法,會不會也被「難容社」列入「難容」的黑名單呢?

【社運一周】 3/21-3/27

5 年前 / 0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3/21-3/27
‧ 造幣廠整肅「吹哨者」 申訴遭調班減薪
‧ 桃園航空城通過環評 民團疾呼「懸崖勒馬」仍擋不住
‧ 2019空污違規大戶出爐 中油、台塑、信昌成石化業慣犯
‧ 通姦罪釋憲 婦團籲廢除:懲罰女性、無助護婚姻

清除《兩岸犇報》,捍衛言論自由?

5 年前 / 0

3月25日,東吳大學台獨學生社團「東吳難容社」在其臉書粉絲頁上發表《統戰刊物進入東吳校園》一貼文,表示在東吳校園發現了主張兩岸和平並積極介紹大陸現況的《兩岸犇報》,貼文主張「希望校方將這類刊物從校園中清除」。作為台灣民間、非綠媒的《兩岸犇報》,其存在的最大價值,是以自身的存在去追求台灣社會理性對話的空間,這恰好是台灣言論自由的真正意義。台灣的言論自由得來不易,我們千萬要小心,不要再回到威權時代的一言堂。

【犇報社評】誰能活下去?新冠病毒衝擊全球治理體系

5 年前 / 0

病毒威脅的不僅僅是人類的健康,打亂了人們所熟悉的、慣性的生活方式,更暴露了資本主義全球治理體系的痼疾。如果說,21世紀初這場突如其來的疫病,將為人類文明帶來什麼進步性的啟示,或許是將人類社會從「以西方為中心」的,或者更直白地說是「以資本積累為中心」的,對於西方文明與制度盲目的自信中救贖出來。

【社運一周】 3/14-3/20

5 年前 / 0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3/7-3/13
‧ 2019水污違規大戶現形 環團點名沅泰、台糖、大成、味丹
‧ 禁出國、公布確診姓名合法? 台權會:欠法律依據
‧ 防疫「重醫療輕預防」 衛促會籲增公衛資源
‧ 疫情波及 陸配、移工遭歧視 學界連署籲杜絕霸凌

台灣防疫不容質疑?明明暗潮洶湧、讓人緊張

5 年前 / 0

面對疫情,超前佈署是必要之痛。但台灣到底超前佈署了什麼?從大甲媽祖繞境、旅遊禁令、要不要戴口罩,到是否需要採買物資,官方防疫從沒有超前定調,更多的是建議、提醒、警告,任由民粹形成社會壓制,出現許多歧視防疫、獵巫防疫的現象。接下來兩星期是第二波防疫的關鍵,我們要呼籲台灣社會,警惕造神、打造防疫佳績,若哪天神壇破敗,我們還能用什麼防止恐慌?

【社運一周】 3/7-3/13

5 年前 / 0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態。
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3/7-3/13
3月8日:國際婦女節 家務移工仍無保障 勞團籲移工納長照體系
3月10日:樂生重建恐二度迫遷? 衛福部承諾「不會」
3月13日:郭芷嫣案裁決惜敗 工會將提後續救濟

分裂時代的中國:出現一國多國且都號稱中國

5 年前 / 0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在該書開端就說「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謂道盡中國歷史的滄桑與規律: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佔有中原,號稱正統政權,面對偏安一隅的蔡英文政府以中華民國台灣自居,或許還未脫去中華或中國二字,但是否違反《反分裂國家法》?北京政府究竟還能容忍多久,尚待密切觀察。

第 29 頁,共 4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