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潮流
感謝您,「陳桑」!用生命追求理想並召喚理想主義的陳明忠先生
陳明忠先生用自己的生命追求、實踐社會主義理想的行動,召喚出海外知識分子無私的理想主義精神、激發出他們迅雷不及掩耳的拯救行動、成就老林從香港留學生無私的投入體會到的「人類文明最珍貴的結晶」。也是這股沛然莫之能禦的正義力量,逼迫台灣當局將原為死刑犯的陳明忠等三人改判十五年,其他人刑期也減輕。那麼,對應「陳桑」在老林告別式致辭中感謝老林及大批海外人士的「救命之恩」,關心台灣社會、投入台灣改造事業的我們,不也應該感謝陳明忠先生追求理想的生命付出?
中國人權研究會:美國種族歧視問題 凸顯「美式人權」虛偽
【編按】中國人權研究會為中國大陸全國性的人權研究學術團體,同時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大會的成員,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人權研究和培訓機構名錄」。中國人權研究會的宗旨為研究中外人權理論、歷史和現狀,普及和宣傳人權知識,促進中國和世界人權業的健康發展。日前,中國人權研究會發表《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的虛偽》一文,揭露美國以人權指責他國人權問題的虛偽。長期以來,台灣社會較熟悉美國人權論述,對於中國的人權充滿疑慮,犇報在此刊載全文,提供讀者有別於美國人權論述的中國人權論述。
倫敦橋下的秘密 西方各國的「再教育營」
英國倫敦橋恐襲事件曝光後,關注到DDP項目的民眾帶著被西方媒體培養出的「集中營」思維,以危害人權的心態看待英國的反極端化項目。一來可以說是西方國家致力於妖魔化中國的咎由自取,一來卻也反映出民眾對恐怖主義與極端主義這個國際重要議題存在普遍較弱的感知。從這個現象,我們應該反省到,接下來的每一刻,當我們忿忿不平地問出,「為什麼中共如此對待新疆人民」的時候,應該確實地對「為什麼」保持追問,若僅以疑問代替否定,不但扈隨了西方的雙重標準,也可惜了認識世界的機會。
繼承赴死革命者的信仰與志業──我讀《無悔:陳明忠回憶錄》
【編按】原題〈戰後台灣統左派的見證與展望:讀《無悔──陳明忠回憶錄》〉,載於台北:《人間思想》2014(7/8),頁330-334,2014年夏季號。修訂於2019年11月21日,陳明忠先生光榮走完90年的戰鬥生涯,謹此向陳先生致敬!
歷史如何成為現實與未來的資源:從《夏潮》雜誌的閱讀說起
中國二十世紀的重要經驗裡,很多都跟革命、跟社會主義經驗有關,這些經驗在今天怎麼轉化,或者說,左翼如何介入今天的社會生活?《夏潮》提供了一些具有坐標意義的參考點。
美國漫長的「相對衰落」會給世界帶來什麼?
【編按】本文刊登於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的《東方學刊》第五期(2019,秋季刊),作者馬丁・雅克任職於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馬丁認為,美國霸權的持續式微,將使它不斷地退回到「孤立主義」、「單邊主義」、「種族主義」、「民粹主義」等美國建國的基石上去。這種歷史的倒退,將使美國的行事更難預測,直接威脅著各國的生存與發展。面對「相對衰落」的美國霸權,世界該何去何從?
《帝國的慰安婦》與殖民地傷痕(下)
筆者堅信從1991年第一位勇敢的受害者金學順女士站出來控訴作證後,各國所作的口述歷史證言,以及陸續挖掘出來的電報公文政府文書等證據,特別是2000年12月召開的這場女性國際戰犯法庭,累積搜集了大量資料、起訴狀、判決書、影像記錄等,即使有朝一日,倖存者都不敵歲月而全數凋零,歷史的真相仍能透過這些鐵證而昭然若揭,並且傳承給下個世代,以示不忘歷史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