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驗

《中國製造2025》十年奮進,鑄就了工業強國之基|海外通訊

1 周前 / 0 comments

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鬥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就沒有強盛的國家和民族。中國國務院於2015年正式印發《中國製造2025》,10年過去了,中國宣告《中國製造2025 》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已經推動中國製造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中國最令美國忌憚的不是經濟體量和軍事實力,而是制度優勢|海外通訊

3 周前 / 0 comments

中國最令美國忌憚的,不是經濟體量的不斷增長,軍事力量的日益加強,而是民族凝聚力、戰略規劃力和集中突破力這三種超強能力的持續改善。這三種能力讓中國在面對挑戰時既有韌性又有方向;既能團結一致又能高效突破。它們不僅是中國的優勢,也是美國需要正視的現實。

成吉鹿|中國重整稀土產業形成戰力

2 月前 / 0 comments

中國稀土產業的發展過程,是從雜亂無章、胡亂開挖的邊緣資源,到全球聚焦的戰略資源的一段歷史。匯集了政策調整、技術突破、資源管控與中美博弈的心路歷程。短期內,全球仍難以完全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是10年後壟斷消失,稀土將不再是武器。

左眼看世界|中國式現代化:革命與工農聯盟(下)

3 月前 / 0 comments

第三世界國家為擺脫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枷鎖,大多尋求社會主義作為發展道路,卻在實踐中遭遇許多問題。但中國為何能在眾多社會主義國家中取得成功?全文因篇幅關係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下篇。

左眼看世界|中國式現代化:革命與工農聯盟(上)

3 月前 / 0 comments

第三世界國家為擺脫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枷鎖,大多尋求社會主義作為發展道路,卻在實踐中遭遇許多問題。但中國為何能在眾多社會主義國家中取得成功?全文因篇幅關係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上篇。

林毅夫:中國式現代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新典範

6 月前 / 0 comments

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近期接受採訪時指出,中國為其他國家提供了一個新範本,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立足於自身的條件和優秀傳統文化,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見證歷史!中國最大沙漠被圍起來了!

9 月前 / 0 comments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國人治沙,我們再次見證中華文明的歷史奇蹟!在一代代治沙人努力下,3046公里長的「綠色圍巾」終於織完,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歷史性地被包圍起來!這種戰績,放眼全球,也就中國人能拿的下來。

中國的和平崛起是文明復興而非取代美國霸權|海外通訊

11 月前 / 0 comments

著名國際關係專家米爾斯海默和「休克療法之父」傑弗里·薩克斯在中美關係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前者認為想要生存就得讓自己變得非常強大,後者認為中國根本就不是美國的威脅。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在文中進一步指出,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無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中國繁榮富強正成為現實 為各國探索現代化道路提供新選擇

11 月前 / 0 comments

一百多年前,孫中山寫下《建國方略》時,中國山河破碎、風雨飄搖。如今,無數中國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繁榮富強理想,正在成為現實。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為各國探索現代化道路提供了新選擇。

從巴黎帕奧會中國健兒的表現看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海外通訊

1 年前 / 0 comments

隨著2024年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又稱「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今年夏天在巴黎的兩場運動盛會正式告一段落。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在本文回顧了中國健兒在巴黎帕奧會的表現,以帕奧會為舞台,中國殘疾人體育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再次被世界所「矚目」。

第 1 頁,共 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