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家園 > 台灣人在大陸

台灣人黃彥豪 上海求醫救回一命

5 年前 / 0

來自台灣38歲的黃彥豪23日再度造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一個月前,他以危重病患的身份入院治療。這一次,處於康復中的黃彥豪特意來向醫務人員表達謝意。 「這場大病,讓我見識了大陸過硬的醫療水準和醫護人員的高超醫術。」黃彥豪說,這也讓他對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感情,對在大陸的發展更有信心。

「情繫」山東齊魯文化 兩岸開啟「文旅融合」交流新方向

5 年前 / 0

「情繫中華」系列兩岸交流活動於2001年創辦,邀請台灣地區具有較高藝術造詣和社會影響的文化人士及大陸文化人士參加,至2018年已舉辦16屆。「海峽兩岸旅行商交流大會」也已舉辦多年,是兩岸旅遊業對話交流的視窗和業務合作的平台。

兩岸崑曲人「崑曲之鄉」話傳承議發展

5 年前 / 0

2019年海峽兩岸(崑山)崑曲交流演出暨「5‧18」崑曲申遺紀念活動,16日晚在崑曲發源地江蘇崑山啟幕。兩岸崑曲人共抒創新體會,共話傳承使命。台灣崑劇團團長、著名崑曲學者洪惟助說,崑曲交流是兩岸交流的典範,在雙方共同呵護下,傳承之路將越走越寬。

對抗「非典」(SARS)的台灣人
【老台胞故事集】

5 年前 / 0

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跨海飄零70年 九旬赴台老兵張萬龍圓夢返鄉

5 年前 / 0

年輕時張萬龍入伍跟隨國民黨軍隊一路向南,後與家人失去了聯繫。1949年他隨軍從上海搭船去了台灣,因腿部受傷退伍,40多歲時與一名當地女子組成家庭,自此長留台灣。 70載歲月,一個跨越海峽兩岸的團圓夢最終實現。跪在祖墳前,90歲的張萬龍目光炯炯有神,念叨著:「回來了,回來了。」

王碧雲和她的音樂世家
【老台胞故事集】

5 年前 / 0

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兩岸崑曲人齊聚上海

5 年前 / 0

上海崑劇團的《浣紗記傳奇》是當下大陸崑曲界「守正創新」之作。該劇跳出崑曲才子佳人的套路,以劇問史,塑造了明代戲劇家魏良輔、梁辰魚、張野塘等崑曲先賢的鮮明形象,融愛情悲歡、歷史興亡和藝術情懷於一爐,令人耳目一新。 與此同時,著名作家白先勇帶著國光劇團、蘇州崑劇院兩班人馬,分別在上海大劇院和東方藝術中心與崑曲迷談戲論道,人氣爆棚。

七十載跨海尋親路 台灣奶奶實現亡夫遺願

5 年前 / 0

在台灣的日子,陳金南曾多次嘗試給老家寫信,但在當年特殊的年代,這些書信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沒有迴響。直到1984年7月1日,陳金南離開大陸整整35年後,終於收到了一封來自家鄉母親的回信。「我從沒見他那樣興奮過。」陳蔡月子說,那天丈夫將信反復看了幾十遍,拉著妻兒說,一定要回去!沒想到,陳金南1992年患上重度中風,無法言語。既要工作又要照顧丈夫和四個孩子,陳蔡月子那段日子每天像「打仗」一樣忙碌,回鄉的事情也再未提起。2001年,陳金南病逝。 為完成與丈夫的約定,今年清明,75歲的台灣老人陳蔡月子終於在女兒陳湘華陪同下踏上了丈夫的故鄉──湖南邵陽。

深圳台商兩代情

5 年前 / 0

游淑燕和曾星瑋母子的故事,正是深圳這片改革開放熱土上許多台商家庭的縮影。早在1986年,游淑燕就在台北成立了游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知名玩具廠家提供布料和代工。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大陸改革開放推進,玩具代工產業開始向大陸轉移,兩岸交流的大門也在此時開啟。台商紛紛赴大陸考察,尋找投資機會。深圳由於毗鄰港澳、擁有政策區位優勢,備受台商青睞,成為大陸最早的台資聚集城市之一。

成為大陸空姐的台灣女孩~
尋夢赤子心

5 年前 / 0

第 16 頁,共 1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