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飄零70年 九旬赴台老兵張萬龍圓夢返鄉

By 新華社 / 2019-05-06 17:28:13 /
摘要:年輕時張萬龍入伍跟隨國民黨軍隊一路向南,後與家人失去了聯繫。1949年他隨軍從上海搭船去了台灣,因腿部受傷退伍,40多歲時與一名當地女子組成家庭,自此長留台灣。 70載歲月,一個跨越海峽兩岸的團圓夢最終實現。跪在祖墳前,90歲的張萬龍目光炯炯有神,念叨著:「回來了,回來了。」

xxx張萬龍在老家院中。(今日頭條公益專案「頭條尋人」提供)

4月29日下午,飛機降落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接機大廳裡90歲的赴台老兵張萬龍坐在輪椅上,手微微顫著,抿著嘴說不出話。兒子張建邦眼裡噙著淚水,笑著向老人說:「回家啦,爸,我們終於回家啦!」

這是一次漫長的回歸。在跨越海峽70年後,張萬龍從台灣回到了大陸家鄉,回到了養育他的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西澤坨村。

「流浪」70年

年輕時張萬龍入伍跟隨國民黨軍隊一路向南,後與家人失去了聯繫。1949年他隨軍從上海搭船去了台灣,因腿部受傷退伍,40多歲時與一名當地女子組成家庭,自此長留台灣。

20世紀80年代末,兩岸開放交流。張建邦告訴記者,父親曾托回大陸探親的朋友打聽家人的情況,但都沒有收穫。「那幾年母親臥病在床,需要長期照顧,父親只能把想法壓在心底。」

後來妻子離世,哀痛之餘,張萬龍的思鄉之情愈發濃烈。

「尋根是父親最大的願望,大陸那頭是他的根,也是我和兒子的根,我也想要讓後輩們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不管多難都要回唐山,就算背也要把他背到家!」張建邦說。

然而,因為年事已高,張萬龍的記憶慢慢消退,對家鄉只存零星印象,連有幾個兄弟姐妹都忘記了。關於大海那頭的「家」,只有軍籍登記表殘存的一個住址。

今年4月18日,靠著散碎的訊息,在「今日頭條」兩岸尋親專案與志願者的幫助下,張建邦聯系到了遠在河北唐山的家鄉親人。「找到家了!我要帶父親回到那裡,看看家鄉,見見親人,祭拜祖墳,讓他不留遺憾。」張建邦說。

xxx張萬龍年輕時。(今日頭條公益專案「頭條尋人」提供)

「台灣親戚」回家了

3個小時飛機,2個半小時汽車,數千裡山和水。4月29日下午,到達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後,張建邦和父親由家鄉親人領著,安頓在了西澤坨村的家裡。

為了看看這個「台灣親戚」,傍晚張家院裡屋裡圍了六七十口親戚。他們有的已是滿頭白髮,有的正牙牙學語,桌上擺放著花生、瓜子、糖和各種水果,炕上鋪著嶄新的床單、厚厚的被褥。

張萬龍被家人抱到炕上坐下,嘴裡不停地念叨著「好!好!」侄孫們心疼老人,怕他身體吃不消,張萬龍卻不停搖手,清楚地說「不累!不累!」

「我帶父親回來太晚了,我對不起你們。」看到張建邦責怪著自己,張家的兄弟們圍著安慰。首次相聚,他們相互問候,相互擁抱,眼裡含著淚水。

張萬龍的侄子張有70多歲了,他告訴記者,父輩兄弟五人,他的父親排行老大,張萬龍排行老小,現在五人裡只有張萬龍一人在世。「長輩過去說過,如果我五叔還活著,可能去了台灣。沒想到五叔真的回來了,終於團聚了!」張有拿五叔照片和父輩照片對比過,面貌非常相似。

xxx張萬龍和老家親人拍全家福。(新華社記者楊帆 攝)

九旬圓夢鄉音無改

70載歲月,一個跨越海峽兩岸的團圓夢最終實現。

「我們的碰面,有悲有喜。喜的是,全家人團聚了,幾代人對五叔去向的疑問,畫上了意想不到的句號。悲的是,無論生活好壞,五叔離家半生的孤獨,是無法彌補的。」張有哽咽道。

少小離家,鄉音無改。親戚們都很驚訝,張萬龍的口音裡仍帶著唐山味。「父親一直是這個口音,所以老家的親人們說話我都能聽得懂。」張建邦告訴記者。

那一夜親人團聚,不知聊了多久,哭了多久,抱了多久。

4月30日,陽光正好,張家院外的田地裡,麥子長勢正旺。在西澤坨村頭,張萬龍在家人攙扶下,從輪椅上緩緩起身,望著讓他無數次魂牽夢繞的故土。

跪在祖墳前,90歲的張萬龍目光炯炯有神,念叨著:「回來了,回來了。」(新華社石家莊訊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