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共度疫情!兩岸群星合唱《明天會更好》,夏玲玲、劉雪華久違露面

2 年前 / 0

知名主持人曹啟泰,日前在社交平台發佈2022版的《明天會更好》MV,邀請海峽兩岸47位群星合唱。影片中有不少久未公開露面的藝人,包括劉雪華、夏玲玲、辛曉琪、游鴻明等,其中李建復更是出現在1985年的舊版與2022年的新版本中。

抖音、小紅書、b站 台灣「Z世代」日常愛用社交軟體

2 年前 / 0

追大陸影視劇、看大陸明星和綜藝節目、刷b站或者抖音、聊小紅書上的美妝教程,已成為台灣「Z世代」習以為常的日常。越來越多台灣「Z世代」(一般指出生於1995年至2009年的年輕人),正成為大陸社交軟體的「小粉絲」。

好萊塢電影《月球隕落》裡的中國元素

2 年前 / 0

早在今年2月初於台灣新春檔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月球隕落》,於3月25日在中國大陸首映,在新冠疫情波及中國多地的情況下,獲得上映10天票房破億的佳績。電影中多次出現的中國元素成功引起大陸觀眾們的注意。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好萊塢大片裡的中國元素一部分原因是中國市場的吸引力。

解讀中國網路文學新氣象 《2021中國網路文學發展研究報告》發佈

2 年前 / 0

《2021中國網路文學發展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年輕一代正以傳統文化為背景書寫新的傳奇文學、俠義故事,如脫胎於《山海經》、《搜神記》的《鎮妖博物館》、洋溢家國情懷的《嫡長女她又美又颯》。據介紹,《贅婿》、《斗羅大陸》、《錦心似玉》、《雪中悍刀行》等IP劇集,先後登陸YouTube、viki等歐美主流視頻網站,在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產生影響。

有一種榮耀叫「騎射」 在現代社會留下老祖宗的技術

2 年前 / 0

在騎射的領域中,身體仿佛是無聲的戰場,挽著弓搭上箭,在人與馬共築的互信關係,在日積月累時間的淬鏈之下,以完美的姿態和動作,表達內在的真實。為了展現這份最精確的「真」,即使是一個動作,也可能耗費經年累月的探索,最終目標是將弓與箭的力與美,結合了精湛的騎術,展現完美的對話。

全球最窮建築師一夜爆紅!在非洲用黏土蓋房,他唯一關注的是人(下)

2 年前 / 0

今年,凱雷已經57歲了。他依舊在非洲最貧窮的村落,做著最「簡陋」的工程,卻拿著全世界至高無上的建築大獎。凱雷,用這20年告訴全世界: 建築不應是磚石的冰冷組合,也未必是大師的陽春白雪,它不應該讓人望而卻步,而是讓人更愛故土。它是有生命有溫度的,微風吹來,陽光和煦。它不必在塵世中閃耀如鑽石,因為眾生的目光,便是人間的星河。

全球最窮建築師一夜爆紅!在非洲用黏土蓋房,他唯一關注的是人(上)

2 年前 / 0

最近,2022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揭曉,這一次,獲獎者迪埃貝多·法蘭西斯·凱雷,顛覆了所有人的價值觀。他的作品,沒有五彩奪目的玻璃金屬,全是地裡現刨的黏土。他的設計,沒有天馬行空的曲線弧度,只有紅磚木柱和鐵架。他的建築,和地標沒一毛錢關係,和豪華無半丁點瓜葛。他做的一切,只為——活著。

「耕耘春天」詩會: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一環

2 年前 / 0

看著台上詩人們,又是遙想過去在戒嚴時代集結在一起,把詩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一環,又是分享這些年來在不同議題裡,如何仍寫著詩,召喚著理想推動著台灣社會前進。那一瞬間,有一種感動在心中迸發。原來,人在,詩也還在,戰鬥也還在。原來,這是一場橫跨近40年的戰鬥。

朱亞夫:中國人為何棄刀叉而用筷子?

2 年前 / 0

飲食文化的進步推動了餐具的更新。商周之前,人們所吃的菜,基本上都放在一個大鍋裡煮熟,直到商周時期,中國的烹飪技術擺脫了原始狀態,進入到飲食的文明時期。廚師事先將食物加工成適合入口的形狀,所以,吃飯時不必用刀叉進行分割,只要用筷子夾住,送入嘴中就行。久而久之,筷子進入千家萬戶,成為古代中國飲食的主流餐具。

追憶春風——寫在《耕耘春天》詩會之前

2 年前 / 0

排灣族盲詩人莫那能是台灣第一個公開發表新詩的原住民詩人,他的第一首詩就發表在《春風》詩刊,而《春風》詩刊是台灣繼《詩潮》詩刊後被禁的第二本詩刊。莫那能發起了《耕耘春天》的詩會,除老友相聚,還得朗誦與春天相關的詩,再讀四十年前寫的詩,對照現在,又似曾相識。

第 5 頁,共 2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