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天宮對話」 中國航天員鼓舞非洲青年的的太空夢
「天宮對話」活動的主會場設在位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非洲聯盟(非盟)委員會總部,來自8個分會場的青少年代表分別提出諸如在「天宮」上能否看到撒哈拉沙漠和乞力馬札羅山、女航天員如何實現夢想、優秀航天員必須具備哪些素質等問題。
習近平在撒馬爾罕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多國元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16日在撒馬爾罕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議上,會見多國元首,其中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雙方於15日下午舉行雙邊會見,就中俄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嫦娥五號著陸區,有重大發現!
一項對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研究表明,嫦娥五號著陸區至少經歷了四次火山岩漿噴發,並且該地區的岩漿噴發通量在月球火山活動晚期有顯著增強。該成果有利於進一步增進對於月球火山活動與內部熱演化歷史的認識。
美國將發射登月火箭!但可能被中國捷足先登,人類為什麼執著於去月球?
月球探索耗資不菲,載人登月一方面展示國家實力,可以極大地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也是科學的需要。通過研究月球,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地球、太陽系的過去和未來,為保護地球制定方案。月球同時還是我們前往更遙遠星球的跳板,因此探索月球、建設科學基地、研究人類在太空基地的生存技術具有現實意義。
習近平對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2013年起,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現代絲路把新疆跟哈薩克斯坦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新疆和哈薩克的穩定也就影響著陸上絲路的穩定,影響著一帶一路的推廣。此次習近平在疫情近三年以來首次外訪選擇哈薩克,並在15-16日參加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戰略意義格外鮮明。
「21世紀多邊主義的典範」習近平出席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會議
9月14日至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在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合組織始終踐行多邊主義,鮮明反對霸權、霸道、霸淩,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狄伯傑認為上合組織是「21世紀多邊主義的典範」。
拼了!挖土機在絕壁上開闢「生命通道」
9月5日,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由瀘定縣磨西鎮通往海螺溝景區的道路被山體滑坡阻斷,為儘快開闢救援通道,數台挖土機爭分奪秒,在絕壁之上打通「生命通道」。
張俊豪:少數民族古籍如何反映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歷史?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不僅記載在「二十四史」等漢文古籍中,也記載在《西南彝志》等少數民族古籍裡。少數民族古籍見證了各民族共同開拓遼闊疆域的歷史,記錄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華民族形成發展的歷史進程,是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