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家園

副業意外成功!台商在福建賣咖啡賣到開莊園

4 年前 / 0

黃文廣說,咖啡原本只是副業,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目前,他租地175畝種植咖啡樹,先後投資3100萬元人民幣,年產咖啡豆1至2噸,最高達到過3噸,同時加工、銷售咖啡,年營收200萬元人民幣。

台灣女孩捨棄白領工作 去大陸鄉下養土雞

4 年前 / 1

2020年5月,台灣女孩謝丞恩結束在英國留學6年的生活,放棄一份收入不錯的白領工作,宣佈到大陸「下鄉」當農民,讓身邊不少朋友感到驚訝。25歲的謝丞恩年紀輕輕,與養雞卻淵源頗深。她的舅公在台灣有60餘年禽類養殖經驗,是台灣的土雞養殖「大王」。耳濡目染之下,謝丞恩打小就對養雞充滿興趣。

二二八親歷者證言:專訪陳明忠(下)

4 年前 / 0

【編按】「二二八事件」發生迄今整整七十年,歷史的真相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檔案的解密而水落石出,反倒因為藍綠鬥爭的尖銳化,特別是兩次政黨輪替而出現了各種版本的解讀,糾纏不休。歷史是事實的反思,所有對事件的詮釋都免不了的要參揉著人的價值判斷,受到個人的視野、立場和黨派性的侷限。本版專訪陳明忠先生,為讀者還原當年二二八發生時陳先生的所見所聞。

二二八親歷者證言:專訪陳明忠(上)

4 年前 / 0

【編按】「二二八事件」發生迄今整整七十年,歷史的真相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檔案的解密而水落石出,反倒因為藍綠鬥爭的尖銳化,特別是兩次政黨輪替而出現了各種版本的解讀,糾纏不休。歷史是事實的反思,所有對事件的詮釋都免不了的要參揉著人的價值判斷,受到個人的視野、立場和黨派性的侷限。本版專訪陳明忠先生,為讀者還原當年二二八發生時陳先生的所見所聞。

二二八的導火線:那位賣菸被打的母親林江邁|犇報看影音

4 年前 / 0

在敘述二二八事件時,通常以賣菸婦人被警察毆打,導致周圍群眾不滿爆發衝突,最後警察開槍打死人,最後導致全省大暴動。後來,二二八成為歷史詮釋的戰場,但很多人卻忘了最初被打的那位婦人:林江邁。二二八之後,林江邁回到現場繼續賣菸,甚至在陳誠隨扈的協助下,她把女兒嫁給外省人,且她的家族都同意這件事。此影片透過其女林明珠的口述,見證林江邁家族的歷史,還原其作為一個台灣人的生命故事。

《林江邁—尋找二二八沉默的母親》
策畫制作:楊渡
導演:王育麟
出品: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6
贊助:台北市文化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學學文創志業、中華基金會
Copyright©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是故鄉,上海是家」 這些台灣人都留在上海過年

4 年前 / 0

「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對於在上海創業、工作、生活的眾多台灣人而言,這裡早已成為「第二個家」。但每逢佳節,他們依然渴望回到故鄉與親人團聚。牛年新春,疫情留住了台灣民眾返鄉的腳步,卻阻不斷他們濃濃的思鄉之情。

台灣青年陳緯:這個春節,我留在廈門當「主廚」

4 年前 / 0

回首2020年,陳緯說,相比失去,他得到的更多:「因為疫情,我沒賺到什麼錢,但我賺到的是父愛,是家的溫暖,這是我從小就非常渴望的。我也更懂得珍惜,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今年春節,陳緯將留在大陸,第一次不跟媽媽一起過年。在他看來,春節讓朋友、客人在自己的廚房吃上美味的菜肴,是另一種「團圓」。

台資隔離酒店負責人蘇斐君:我過年在大陸堅守防疫

4 年前 / 0

去年4月,大陸疫情漸趨平穩,嚴防輸入成為抗疫新考驗,蘇斐君主動與相關部門聯繫,承擔起分流境外隔離人員的責任。今年除夕夜,她打算和同事們一起圍爐,吃年夜飯,發紅包互相拜年。「疫情還沒有結束,我一定會留在崗位上,留下來陪我的同事們。我在廈門十年了,這裡早已是土親人親,一起過年的朋友很多,不會覺得孤單。」

台灣中醫師上海參政建言 促兩岸中醫藥交流

4 年前 / 0

謝國群生於1977年,老家是台灣彰化,年少時按照父親心願,來到上海南洋模範中學讀書。2020年3月,謝國群獲得了到寶山區衛健委擔任副主任的掛職鍛煉機會,首次參加大會時,他把過去一年抗疫經歷和經驗融入參政議政、建言獻策中。

《禁書的年代》11:看不見的江湖──北京的地下書商

4 年前 / 0

我也以為禁書對開放的台灣社會已是昨日黃花。卻不料,三十幾年後,當年搞禁書的某些人,做地下刊物的黨外人士,如今當了權,竟還想搞查禁書刊,而且用錢用力控制媒體,關電視台。最令人瞠目結舌者,戒嚴下,當政者還知道心虛羞恥,如今是堂而皇之,喊著反共的口號,硬生生把「紅帽子」當血滴子,跟1950年代白色恐怖沒有兩樣。

第 15 頁,共 4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