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出席秋祭 百年老黨的青天白日仍散發餘暉|犇報快評
鄭麗文被冀盼兩岸和解的民意寄予厚望,這是歷史留給國民黨把握民心的最後一次機會,在主動追求民族和解下,守護百年老黨最後的尊嚴。鄭麗文承受著黨內保守派的壓力,讓我們見證百年老黨的青天白日,仍努力散發餘暉。
◎作者|陳崇真(兩岸犇報網路主編)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參加秋祭,以行動證明對民族和解、兩岸和平發展的主張。圖源:臉書粉專「鄭麗文」
這些年來,中美博弈、兩岸局勢風起雲湧,台灣社會隱然存在一個困惑:兩岸終將統一,但隨著局勢發展,台灣越來越沒有本錢跟大陸談條件,哪天兩岸統一了,中華民國以至國民黨該何去何從?情感上要怎麼面對國共內戰遺留至今的問題?鄭麗文出席五○年代白色恐怖秋祭當天,看著鄭麗文向犧牲烈士鞠躬獻花致敬時,答案好像浮現了。
2005年時,統左派政治受難人陳明忠親赴國民黨中央黨部,將「和解之鑰」交給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促成後來的北京「破冰之旅」,開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契機。20年後的2025年,鄭麗文親臨統左派每年定期舉辦的秋祭,以行動證明對民族和解、兩岸和平的主張。這一次,「和解之鑰」放在馬場町那座由烈士鮮血堆成的土丘,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想拿,要自己來拿。主動、被動,攻守易位。
2005年2月27日國民黨邀請二二八事件當事人陳明忠先生現身說法。會中陳明忠呼籲族群和解,促成連戰訪問北京展開「破冰之旅」。圖源:《無悔:陳明忠回憶錄》當大陸電視劇《沉默的榮耀》讓兩岸社會都認識了吳石,不論鄭麗文怎麼詮釋參加秋祭怎麼悼念,都注定要掀起風浪。於是,掀翻了民進黨「在共產黨人的墓塚插上『台獨』墓碑」(藍博洲老師語)的虛妄,年輕一輩對白色恐怖只是聽說,綠色恐怖則是親身體驗,想不到連白色恐怖都不是民進黨說的那樣。大陸設台灣光復為紀念日,打破民進黨與美國操弄「台灣地位未定」的徒勞;鄭麗文參加秋祭,再打破民進黨操弄白色恐怖的邏輯錯亂與訊息繭房。
另一個掀翻的,就是國民黨一幫還在膝反射「反共」的人士們,一幫還想「維持現狀」、「獨台」的既得利益者們。蔣介石從1927年發動四一二「清黨」,國民黨一路「反共」反到撤退來台,反到被民進黨奪走「親美反共」大旗,現在得靠藍白合方能與民進黨一搏。鄭麗文被冀盼兩岸和解的民意寄予厚望,這是歷史留給國民黨把握民心的最後一次機會,在主動追求民族和解下,守護百年老黨最後的尊嚴,讓國共雙方的犧牲者在兩岸永久和平的曙光下,得以真正的安息。
圖為2023年,96歲台盟案受難人彭金木代表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獻花。圖源: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台灣著名文學作家與左翼政治思想家陳映真,曾在2000年舉辦的白色恐怖秋祭上說道:「台灣50年代白色恐怖的慘虐,絕對不僅僅是說,國民黨的殘暴,蔣介石的沒有人性,我們要反對國民黨,不是這樣的邏輯。如果把我們的鏡頭從台灣往後拉,來看全世界的話,你就知道,戰後世界的形成,特別是戰後冷戰世界的形成,到處都充滿了這種不可置信的,不以暴力為羞恥的這種集體的屠殺,集體的摧毀,集體的虐待。」
是的,白色恐怖並非台灣獨有。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五○年代白色恐怖是美國打造反共第一島鏈的手段之一,兩岸從此在內戰與冷戰的雙戰架構下,走上不同的現代化道路。然而,眼前是「東升西降」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中國大陸突破第一島鏈,白色恐怖終將迎來真正的轉型正義。鄭麗文承受著黨內保守派的壓力,讓我們見證百年老黨的青天白日,仍努力散發餘暉。
人們靠著主觀能動性付諸行動,但在許多個人意志的衝突中,通過相互作用而在歷史過程中呈現結果,受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所支配。統左派不只是一種政治立場,是對一種理論體系的嚮往,是對另一條前所未有的現代化路線的選擇,是對人類未來該何去何從的理想主義,走在這條道路上的仁人志士前仆後繼。當鄭麗文向馬場町土丘獻花時,那些國共內戰、國際冷戰的犧牲者,彷彿在土丘上或站或坐,或抱胸或負手,不發一語,直盯著國民黨黨主席那深深的一鞠躬。
當年為覆蓋犧牲者槍決後的血跡,一層層的泥土在馬場町刑場堆積成小丘,見證曾經為人民幸福努力奮鬥的許多偉大靈魂。圖源: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作者|陳崇真(兩岸犇報網路主編)
◎編輯|犇報編輯部
【您可能有興趣】
‧ 沉默的榮耀不再沉默 白色恐怖受難者秋祭呼籲兩岸和解、福惠民生
‧ 陳志平|鐵窗裡的思想武裝
‧ 解放軍戰士被迫成為「反共義士」,最大的遺憾竟然是……
‧ 陳明忠版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歷史(下):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
‧ 紅色滲透校園?其實是「小心匪諜在身邊」的戒嚴幽靈|犇報快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