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
日本將韓國移出貿易「白色清單」 雙方貿易摩擦升級
日本政府在2日上午舉行的內閣會議上決定,將韓國移出可享受貿易便利的「白色清單」,這意味著日韓貿易摩擦升級。 所謂「白色清單」,是指日本政府制定的安全保障貿易友好對象國清單。在對這些日本政府認定的友好國家出口高科技商品時,日本出口商可享受相對簡化的手續。
「稅禍」讓美國農民憂心忡忡
自美國單方面挑起與中國等貿易夥伴的經貿摩擦以來,美國農產品出口量驟降,價格劇跌。天災與「稅禍」雙重壓力下,美國農民日益擔憂入不敷出。 美國農業部長最近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播出的採訪節目中說,美國農民是中美經貿摩擦的受害者之一,他已告訴美國總統川普,「不能用愛國主義來買單」。
加碼施壓歐盟 美國的「關稅大絕」還能用多久?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日前給歐盟發去一份「添堵」的「帳單」:為懲罰歐盟違規補貼空客公司,美方擬對另外40億美元歐盟輸美產品加征關稅。加上今年4月發佈的「初步清單」所涉及的歐盟輸美產品,美國或將對總價值約250億美元的歐盟產品加征關稅。歐盟2日對此作出回應:願意和美方磋商,同時做好反制準備。
蘋果公司敦促美國政府勿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美國蘋果公司日前致信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說,如果美國政府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將影響到該公司主要產品,不僅會減少蘋果對美國經濟的貢獻,還會削弱其全球競爭力。 蘋果公司表示,新一輪關稅將影響到包括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無線耳機、電視盒子等在內的蘋果主要產品。因此,蘋果敦促美國政府不要對從中國進口的相關產品加征關稅。
中美貿易戰升溫 習近平對朝鮮進行國事訪問
6月20日至21日,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將赴北韓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大陸最高領導人時隔14年再次訪問北韓。今年正值中朝建交70周年,面對新的世界局勢,雙方此次會面,將如何規劃雙方關係?又將為地區發展作出哪些談話?在中美貿易戰升溫之際,全球都在關注。
中美貿易戰,中國的底氣來自有理、有力
中美貿易之間存在的三大分歧,分別為:1、美國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2、「強迫」外國公司進行技術轉讓,以作為其進入廣闊中國市場的前提條件;3、停止政府補貼搞產業政策,即《中國製造2025》。 中國產業政策依託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微觀經濟基礎,即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因此政府的津貼是順理成章的。川普要中國放棄《中國製造2025》,等於是要它繳械投降,這是根本辦不到的。 中美貿易之間存在的三大分歧,挑起者是美國,而在理者是中國。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今天的中國有實力、無所懼。因此,敢於理直氣壯地說:「要談,大門敞開著;要打,奉陪到底」。
日本媒體:美國升級中美經貿摩擦殃及世界經濟
針對美國近日宣佈對2000億美元大陸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從10%升至25%的舉動,日本媒體和專家普遍認為,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升級中美經貿摩擦不僅使雙方受損,還將殃及世界經濟。
專家評析中美經貿熱點問題
歷時一年多時間,中美經貿磋商進行了十一輪。專家們認為,這充分顯示磋商是一場持久戰。「大國之間有摩擦是正常的,中國大陸要對此適應並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說。未來,打打談談將成磋商常態,中美經貿摩擦凸顯其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因此,專家們表示當務之急,中美要在繼續建立互信基礎,在雙多邊領域加強協調,不斷擴大利益共同點。
【犇報社評】中美貿易衝突,一場關乎人類社會未來的制度競賽
近年來,中美關係從貿易失衡、產業競爭、科技對抗到文明衝突的種種說詞,與其說是強調「普世價值」的基督教文明與主張「和而不同」的儒家文化之爭,不如說是,西方擴張主義與倡導「和平共處」,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制度競賽,是一場地緣政治與全球經貿秩序的競爭,其影響既深且遠,關乎著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格局,絕不能等閒視之。
歐洲公布調查成果 證明華為無「後門」問題
近日中美貿易攻防不斷,美國從對中國商品增加關稅到對華為「禁購」、「禁售」,攻勢不斷。美國長期指出對華為存有「後門」問題,但未提供國際具體證據,近日德國媒體指出,經英國、德國等相關機構多年調查,華為並不存在明顯「後門」問題,反倒是美國思科(Cisco)被發現存有經常性安全漏洞,自2013年起已有10起「後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