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犇報專題】南水,你喝過了嗎?大陸「南水北調」五週年

5 年前 / 0

南水北調工程是大陸為緩解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而興建的重大基設。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2019年12日,這項歷經50載規劃、12年建設的工程平穩運行了5周年。五年來,南水北調一期工程累計調水約300億立方公尺,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人。更多南水北調的豐功偉業,請看犇報專題介紹。

欠薪「清零」:為農民工討「血汗錢」

5 年前 / 0

根據陸媒「中新經緯網」消息,臨近年關,大陸農民工工資能否及時支付備受關注。近期,大陸31省份紛紛展開根治欠薪行動,為農民工討「血汗錢」。按照計劃,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還剩下一個月,欠薪「清零」進入倒計時。

大陸鄉村民宿遊火了,約嗎?

5 年前 / 0

民宿作為一種舊鄉愁和新鄉土相結合的產物,被稱之為有溫度的住宿、有靈魂的生活。近年來,隨著大陸各地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鄉村民宿旅遊逐漸火爆,成為民宿行業發展的新風口,為鄉村經濟發展帶來無限活力。

中國大陸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正式開放運行

5 年前 / 0

「星辰大海,是他的征途,也是它的征途。」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經過三年調試後,終於正式對外開放運行。此射電望遠鏡也正式進入全球大射電望遠鏡行列中,並將逐步向全球科學界開放。這將有助於人類在揭開宇宙起源和演化秘密上邁出新的重要一步。

河南淮陽發現中國最早車轍 中國用車歷史提前500年

5 年前 / 0

車轍是指車輪碾過的痕跡,在當代是衡量路面周期性及路面養護中的一個重要指標。然而在考古專業中,則是考究歷史車輛沿革的重要指標。河南淮陽平糧台遺址發現的車轍痕跡,距今至少4200年,是中國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車轍痕跡,對研究中國車輪的發明、車的起源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胖五長征記:大陸長征五號發射成功

5 年前 / 0

2019年12月27日晚上20時45分,大陸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搭載實踐二十號運載衛星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約2223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今年截至長征5號發射之前,大陸已經進行了33次航天發射,超過俄羅斯的22次和美國的21次,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航天發射數量的冠軍。

【犇報專題】中日韓高峰會:東亞政治的轉折點?

5 年前 / 0

冷戰時期的「亞洲四小龍」,如今格局已升級成「一帶一路」、RCEP、東亞區域一體化等新的戰略格局。「中國」成為不可缺席的重要角色過去四小龍中的新加坡、香港與南韓也紛紛在亞洲新一波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整合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位置。唯有台灣,仍然依戀「亞洲四小龍」,像是忘了升級的電腦作業系統,計較於或編造著自己的排名,並沾沾自喜。

一個月開通10餘條鐵路 中國高鐵綿延3.5萬公里

5 年前 / 0

從自主設計修建、從無到有,到世界最先進的智慧高鐵,從時速35公里到350公里,中國高鐵呈現東方古國的歷史發展,2019年底,中國大陸高鐵里程總數達到3.5萬公里。2019年12月,中國大陸就有10餘條鐵路密集開通。目前中國高鐵以3.5萬公里的運營里程居世界第一。高速鐵路「八縱八橫」不斷延伸,讓中國大陸的廣闊土地上,遍布流動往來的流動軌跡,也體現人類克服地理距離的發展過程。

線下脫口秀表演在中國大陸興起

5 年前 / 0

「這個世界太多人需要一個舞台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不同於其他表演,脫口秀的表演者和觀眾沒有門檻,脫口秀就是用戲謔的方式分享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並引發共鳴。」發源於歐美的脫口秀於2009年在中國內地萌芽,2017年推出的幾檔脫口秀綜藝節目將它推向大眾視野。其中,《吐槽大會》第三季播放量突破23億,截至目前,其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66億。

逆向文化衝擊 澳洲人久居中國不習慣故鄉

5 年前 / 0

近十幾年來,久居中國大陸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其中也很多像David Hohhot這樣的網紅,藉由呈現「中西文化差異」來累積自己在網上的聲量,體現中國文化正以各種方式崛起,提供外國人打造個人品牌的條件。

第 87 頁,共 1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