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見「圾」行事 智慧技術為中國大陸垃圾分類提供更多可能

5 年前 / 0

「紙巾是乾垃圾,不管多濕它都是乾垃圾;瓜子皮是濕垃圾,不管多乾它都是濕垃圾。」「一隻玉米,玉米粒是濕垃圾,玉米皮竟然是乾垃圾。」 自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新規一出,嚴格細緻的分類辦法讓許多上海人「抓狂」,不少網友甚至整理出各種「偏門妙方」來應對分類難題。

中國大陸夜經濟越熱越火 大數據勾勒出客製化「活力圖」

5 年前 / 0

在深圳,晚上6點後健身人數占全天70%以上;18點至21點,23點至次日淩晨1點,是小龍蝦堂食訂單的高峰期…… 天氣漸熱,城市的夜晚也愈發精彩。文化、地域、氣候的差異,造就了不同城市各具特色的夜經濟。讓我們跟著大數據,一起來看看大陸夜生活都玩些啥,有多火。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 靜謐原野再無槍聲

5 年前 / 0

隨著生態保護力度持續加大,2006年至今可可西里持續未聞槍聲,盜獵盜采逐步禁絕。 可可西里成功申遺2周年來,越來越多國內外遊客來到當地體悟自然之美、親近野生動物,共用人類共有的自然財富。

把青春「寄」回家 中國大陸大學畢業生的返鄉寄送潮

5 年前 / 0

10件包裹、重達200多公斤、運費一共花了200多元……今年畢業季,河南平頂山學院的大四畢業生李人傑前前後後往家寄了四五次包裹。 在中國傳媒大學讀了7年書的台灣女孩蔡乙綺,今年畢業也寄了近70公斤的包裹。「大陸的物流很發達,我把東西寄往了在廣州的家。7年的筆記、專業書很沉,可是對我非常重要,我會好好保存起來的。」她說。

全世界只有2000多匹!普氏野馬在新疆繁育獲階段性成果

5 年前 / 0

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是有6000萬年進化史的活化石,世界上現有約2000匹,比大熊貓還少。由於捕獵和環境問題,這一珍稀物種曾在原生地准噶爾盆地消失。 目前,新疆普氏野馬存活種群數量達416匹,其中野放野馬217匹、半散放野馬108匹、圈養野馬91匹。新疆成為中國普氏野馬種群數量最多的省區。

AI技術加速走進中國大陸百姓生活

5 年前 / 0

早上起床,小明便用手機叫車,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車自己啟動並從地庫開出來。它很「聰明」,遇到突然竄出的行人,馬上緊急制動。到達目的地後,這輛車可以前往停車場,並找到空位停車…… 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裝載百度Apollo無人駕駛系統車輛的真實演示。在近日閉幕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說,自主泊車技術目前已經接到訂單,車主很快就能親自體驗了。

西藏青年:在創業浪潮中追風逐浪

5 年前 / 0

從負債3萬元人民幣到年營收上千萬,石佳毅畢業第二年便做到了。今年25歲的石佳毅是西藏眾多大學生創業者中的一員。2013年他從重慶考入西藏大學,在文學院藏語言文學專業讀書。 石佳毅和團隊已經開始轉型升級。「小de鮮果」轉讓給在校生後,他們投資500萬元人民幣,準備在拉薩開辦三家水果餐廳。「我是西藏大學第一個開店做生意的學生。離校不僅留下了一篇畢業論文,還有兩家水果店。」石佳毅笑著說。

中國大陸三位青年體育人的成長故事
【專題】大陸青年的當代風貌

5 年前 / 0

青春,是人生路上一段美好的旅程。三位大陸青年體育人講述他們的運動故事,暢談他們的成長感悟。 王黛卿把運動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劉鵬把運動愛好變成人生的追求;王偉則將體育視為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紐帶。

中國大陸「青年農民」的返鄉創業故事
【專題】大陸青年的當代風貌

5 年前 / 0

在山西晉中有一個「青年農民聯合會」,一群30歲上下的「新農民」,告別「海歸」、設計師和教師等身份,一頭紮進黃土高原,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奮鬥姿態,在綠色田野上書寫著青春答卷。 從穿梭於高樓大廈間的「海歸小資」,到奔波在田間地頭的「核桃社長」,再到策劃成立「晉中市青年農民聯合會」,33歲的程子昂在「新農民」的路上走得愈加自信。

「中國造」Volvo汽車 乘「長安號」中歐列車出口至歐洲

5 年前 / 0

滿載著190輛中國製造的Volvo XC60汽車的中歐班列「長安號」4日抵達比利時根特北海港碼頭。這是「中國造」Volvo汽車首次搭乘「長安號」出口到歐洲。

第 103 頁,共 1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