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鹿|上合組織及金磚機構的危機
國際組織最重要的不是成員國的數量,而是成員國的緊密合作,目前上合組織及金磚機構都面臨機制擴容與成員協調上的多重挑戰。或許可以不要為了擴大組織,把不適合的國家拉進上合組織,金磚機構,拖垮了組織的效益。
◎作者|成吉鹿(自由撰稿人)

上海合作組織(SCO)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國際組織,成立於2001年6月15日,總部設於北京。宗旨是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維護地區穩定與和平。同時促進成員國間的政治、經濟、安全與文化合作。中國,俄羅斯和中亞四個斯坦國是創始國,(中亞五國的土可曼斯坦是永久中立國不參與國際組織),2017年印度及巴基斯坦加入,2023年伊朗加入,2024年白俄羅斯加入,目前有10個成員國。
在200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在其敵對國家裡,透過非政府組織(NGO)傳佈意識形態,透過情治組織滲透,以暴力或非暴力手段,促成敵對國家政治暴亂,政權更迭,被稱為顏色革命。上合組織雖然號稱不針對任何國家,但是也隱含著防範美國力量進入中俄及中亞地區的目的。
印度和俄羅斯關係密切,俄羅斯拉印度入會為了增強俄羅斯的影響力,但是印度一直成為上合的亂源。首先因為地緣關係,上合組織的官方語言限用中文俄文,2017年印度入會以後一直為了增加英文為官方語言,吵鬧不休。
印度卻在2017年以後陸續加入了美國的印太框架,四方安全對話(Quad),印太經濟架構(IPEF),美日印澳基礎建設倡議等軍事經濟協議,公然引進美國勢力,與上合組織分歧。這次會員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戰爭,上合組織無力調解,重創威信。
6月25日在中國在青島舉行的上合組織防長會議,各國一致同意譴責以色列侵略巴勒斯坦及伊朗,印度卻拒簽聯合聲明。和以色列在軍事以及歧視穆斯林意識形態有深度結合。破壞了上合組織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地區穩定與和平的原則。
伊朗受到以色列及美國的攻擊,雖然上合組織發聲外交支持,但是伊朗國內親美派勢力龐大,隨時會接受美國的安撫談判。伊朗也放棄了抵抗之弧,放任以色列對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政府軍、也門胡塞武裝的攻擊,任其自生自滅。伊朗不顧與中國有25年4000億美元的全面合作協議,對中國若即若離。伊朗所有以上的表態,都意在對美國維持投懷送抱,期待解除制裁的心態。其實中國、俄羅斯、伊朗並無鐵三角的實情,而僅僅是「局限合作,有限信任」的狀態。
中國正在拉攏對中國並不友善的越南加入上合組織,越南接受美國直接貿易20%,轉口商品40%,對美國商品零關稅的不公平談判。這將打擊中國的轉口輸出,影響東盟RCEP架構,尤其是美國廉價的農產品將衝擊中國及東盟的經貿平衡及利益,越南如同引狼入室。
金磚國家機構(BRICS)是一個由新興南方國家組成的多邊合作機制,最初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四國於2009年創立,南非於2010年加入後成為「金磚五國」。截至2025年,該組織已擴展至10個成員國,包括伊朗、埃及、衣索比亞、阿聯酋與印尼。旨在提升發展中國家的經貿合作,強調多邊主義、去美元化。成員國共同成立了新開發銀行(NDB),總部及銀行都設在上海。金磚機構對美國主導秩序的結構性不滿,是帶著抗美意識的戰略防禦的南方國家組織。
今年金磚機構峰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舉行,但是最主要兩個國家的領袖,習近平和普京都沒有參加。伊朗總統裴澤什基安(Pezeshkian),沙特王儲薩勒曼(Salman)也缺席,使狂妄魯莽極富爭議性的印度總理莫迪成為金磚巨頭。可想見的會議結果必然象徵性多於實質性,成就平平。去美元化機制沒有推動,金磚支付系統仍在磋商。聯合國改革、IMF權重調整等議題都落入口號。金磚峰會可能淪為金磚論壇。
金磚機構的危機就是擴員太快,門檻太低。理想的會員國應該是有經濟力量,或資源力量,苦美久矣堅決支持去美元化的南方國家。但是從目前10個成員國來看,印度同時是金磚、上合、四方安全對話、印太經濟架構的成員國,注定是內部搗亂,外部投機的國家。伊朗則是隨時準備對美國投懷送抱換得消除制裁的國家。
印尼剛和美國達成關稅協議,印尼出口至美國的商品19%,轉口商品40%,美國出口至印尼的商品全部免關稅。印尼必須採購向美國15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45億美元農產品, 50架波音飛機。對美國的不公平談判如此輕易屈服,這將打擊中國的轉口輸出,影響RCEP架構,尤其是美國廉價的農產品將衝擊中國及東盟的經貿平衡及利益,這是越南之後,又一個引狼入室的國家。
埃及、衣索比亞是工業、經貿、資源都不夠門檻的國家,阿聯酋與印尼都是對美國順從屈服的國家。希望這群國家來參與金磚機構打造建立去美元化機制,推展本幣貿易,創建金磚貨幣,如同緣木求魚。
相形之下,像阿根廷這樣的國家,換了總統米萊(Milei)親美國、以色列,立即撤回加入金磚國家的申請。像沙特這樣的國家,王儲薩勒曼保持與中國美國同等友好,不加入上合、金磚,卻與雙方友好往來經貿頻繁,不出賣不背刺,益發值得尊敬。
國際組織最重要的不是成員國的數量,而是成員國的緊密合作,目前上合組織及金磚機構都面臨機制擴容與成員協調上的多重挑戰。試想如果上合組織保持中國、俄羅斯及中亞四國,這6個國家通力合作反恐,維持中亞的安全,穩定了中國西部的地緣政治,或許比加了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白俄羅斯更好。同樣的金磚機構如果維持起初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結構簡單,都是大國,或許比加了現在的伊朗,埃及、衣索比亞、阿聯酋、印尼更好。中國可以與各別國家發展不同的友好關係,如一帶一路上的國家,容忍偶有退出,偶有加入的鬆軟組織。或許上合組織,金磚機構可以發展外圍的永久觀察國,夥伴國,只限於互相交流學習。不要為了擴大組織把不適合的投機取巧的牆頭草國家,甚至敵對中國的國家拉進上合組織,金磚機構,拖垮了組織的效益。
◎作者|成吉鹿(自由撰稿人)
◎編輯|山那編
【您可能有興趣】
‧ 金磚國家組織面對的課題|對話空間
‧ 成吉鹿|二十一世紀中國國運昌隆、勢不可擋
‧ 成吉鹿|從經貿軍事外交姿態看中美的國勢
‧ 成吉鹿|一帶一路光輝裡的坑坑疤疤
‧ 中國在美國全面制裁下如何自我砥礪|對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