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家園
福建搭建台灣青年網路求職平台
目前在福建工作生活的台灣青年日益增多,還有不少台灣青年在福建找到人生的「另一半」,成就美滿姻緣。此次「築夢第一家園‧台灣青年就業廣場」網路徵才專區上線,給台灣民眾與台灣企業登陸新的管道。目前「台灣青年就業廣場」專區已有400多家用人單位發佈了近4,000個職缺招聘台灣人才,職位月薪均在2萬8千元台幣左右。
浙江9家台商協會 首度向台灣青年「徵才」
浙江省9家台商協會日前首度聯合百餘家在浙台資企業,向台灣青年拋出赴大陸就業的「橄欖枝」,提供千餘個職缺機會。畢業於台大的廖展毅在杭州加盟台灣茶飲已有兩年,「在杭州生活便利、工作節奏快、工作機會多,未來發展無可限量。」他說應鼓勵更多台灣青年來大陸接受挑戰、探索未來。
1500位台灣高中生搶赴大陸
今年(2019)報考大陸大學聯招考試的港澳台學生共計4,700多名,其中台灣考生佔了1,520名。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情況,就是藝考生的增加。根據夏潮聯合會提供的資料,過去報名藝考的學生僅個位數,3年前開始陸續增加。台灣高中畢業生搶赴大陸就讀大學的趨勢,根據今年幾位台灣考生的說法,大陸有好幾所世界排名前百大的大學,為了未來考量是主要原因。
台式包子大受食客歡迎
近年許多台灣風味美食出現在大陸城市的大街小巷,讓人們日常飲食的選擇變得更加豐富。36歲的廣西青年陳海娟2016年來墾丁旅行,她邂逅了當地的特色包子,此後一直念念不忘。因緣際會,她成為特色包子大陸擴店的店長。
從看風景到「闖」科研:赴上海教書的台灣博士
這些出生在台灣的「80後」「90後」青年才俊,在青少年時期大多來大陸觀光旅行過,在台灣或海外取得博士學位後,準備到大陸尋找人生的「下一站」。
忠義簡大獅 堅持祖國意念的抗日志士
簡大獅的一生當過隘勇、礦工、義勇,及日本人與一般良民眼中的土匪,最後遭日人逮捕而結束一生。有關簡大獅的早期資料在正史少見,多見於文學散文。究竟簡大獅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呢?
兩岸崑曲人齊聚上海
上海崑劇團的《浣紗記傳奇》是當下大陸崑曲界「守正創新」之作。該劇跳出崑曲才子佳人的套路,以劇問史,塑造了明代戲劇家魏良輔、梁辰魚、張野塘等崑曲先賢的鮮明形象,融愛情悲歡、歷史興亡和藝術情懷於一爐,令人耳目一新。 與此同時,著名作家白先勇帶著國光劇團、蘇州崑劇院兩班人馬,分別在上海大劇院和東方藝術中心與崑曲迷談戲論道,人氣爆棚。
我在大陸做社工
畢業於社工系的涂佳榮在台灣已經有8年的社工經驗。2016年,他選擇渡過海峽,來到福州馬尾。「初來福建,我發現當地許多孩子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他們的父母都在國外,家人之間一年難得見一次面。」涂佳榮說,為了走進這些孩子的生活,當年他加入馬尾區致睿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每天陪伴留守兒童或輔導問題少年成了他最重要的工作。
廣西大力吸引台灣人才赴桂林就業
廣西大力推進落實招聘台灣高層次人才措施,並取得積極成效,目前共有14所廣西高校引進62名台灣博士。桂林航空公司被授予「廣西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桂林市目前已引進8名台籍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