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家園
台灣企業追隨大陸「轉型升級」腳步
伴隨大陸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消費升級過程正釋放出誘人商機。這吸引眾多深耕大陸市場的台灣企業的目光。 震旦和旺旺,是眾多龐大大陸台企群體的縮影。它們根植大陸市場,並追隨大陸產業轉型、消費升級步伐,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和行銷模式為自己培育新的增長動力。
大陸職棒元年的台灣棒球人身影
2019年8月15日,碰上了中國傳統的中元節。當月上柳梢頭時,在天津隊的主場舉行了中國棒球職業聯賽(CNBL)的開幕戰。隔天,另一場由台灣中華職棒前兄弟隊教練陳瑞振帶領的江蘇天馬和廣東獵豹之戰,在江蘇的無錫舉行。 在大陸足球、籃球於國際比賽的積弱不振,且有簽賭的情況下,期待棒球為社會帶來一股清新健康的風氣;並且如球場上的標語「full swing」一樣,全力投入,盡情揮灑,帶動中國大陸棒球的風潮。
兩岸青少年財商夏令營:從「夥計」到「掌櫃」
兩岸青少年財商體驗活動於2016年首度舉辦,今年是第四屆。洪江古商城是一座將明清商業盛景保存完好的山水古城,城內有藥號、商行、布莊、鏢局、客棧、洋行、報館等明清民國建築380餘棟。 台灣帶隊老師曾永紅說,期望學員們通過參與傳統的國學踐行、財商特訓等主題活動,領略中華傳統商業文化魅力;也希望台灣同學多學習、多交流,回去後把所見所聞分享給同學朋友,增進兩岸之間的相知相親。
江蘇揚州暑期吸引近300名台灣青少年交流實習
「謝謝你們,江蘇揚州,我們還會再來。」暑假結束,台灣東吳大學的蕭宇辰和老師、同學們一起,踏上了返程的旅途。 這種「零距離」的互動交流,將吸引更多兩岸青創合作項目在揚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兩地青年也將在文創產業、先進製造業等方面擦出更閃亮的合作火花。
台灣實習生愛上大重慶
一個月以來,嘉義大學企業管理系學生楊日豪幾乎每天早晨都會乘車跨越嘉陵江,到地處重慶市渝中區的重慶渝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實習。 楊日豪實習的部門是研發技術部,他主要負責的工作包括整理工程資料、編輯目錄、對接客戶等。「通過這次實習,我學習到不少業務知識,以及與客戶的相處之道,這對以後就業很有幫助。」他說。
台灣歌手胡德夫北京開唱
「那是一個叫做自然風聲的山谷,人們互相扶持的一個山谷。」日前在北京的歌迷見面會現場,年近七旬的台灣民謠歌手胡德夫談到自己的故鄉,眼神中仍會流露出孩童般的純真。 胡德夫之所以一再提到「山谷」,不僅是因為他本人難以割捨的故土情結,也是為了介紹8月2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辦的《山谷再呼喚》個人音樂會主題。
台灣畫家江明賢走進中國美術館
「我一生熱愛中華文化,從小就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薰陶。到大陸交流、學習、旅遊和作畫,是我一生的夢想。」台灣畫家江明賢以「雲月八千里」為題的墨彩巡迴展8月1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這是他第三次在這裡舉辦個展。 江明賢1942年生於台中,現為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名譽教授。早在31年前,他衝破島內重重阻力跨過海峽,帶著53件畫作來到北京,走進中國美術館,成為1987年兩岸恢復交流往來後首位「登陸」舉辦個展的台灣畫家。
陽明山竹子湖遊記拾遺 日據時期栽種蓬萊米的省思
今年盛夏之際,筆者來到蓬萊米的故鄉----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竹子湖,除了參觀當地的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並訪問當地曹家望族年長的農民。他回憶父親那一輩種植所獲的米被日本人壓榨,可見蓬萊米的種植,並未讓當地人多麼得利。以下將就這段史實及相關台灣種稻的歷史介紹。
南京青創學院:兩年吸引5000名台青築夢
「追夢江寧•築夢田園」第二屆兩岸青年創新創意大賽日前在南京台灣青年創業學院舉行頒獎儀式,最終評選出特別獎、金獎各1件,銀獎2件,銅獎3件,優秀獎6件。 大賽自3月31日正式啟動以來,共吸引了商管、廣電、旅遊、設計等科系的80餘名兩岸青年參與。
內蒙古幼兒園:盛夏的「冬日暖陽」
7月20日下午,上海富邦華一銀行外灘支行裡舉行了一次小小的義賣活動。臨時擺起的書攤吸引了不少客戶和員工前來挑選自己心儀的二手書籍。 基金會聯手人氣台灣人社群平台募集了數百本愛心書籍。作為富邦華一精心打造的「書房銀行」,外灘支行也捐出了行內現有書籍參與義賣。售書所得將悉數捐贈給土牧爾台幼兒園,用於改善其供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