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家園

歷經風雨待天晴──廈門台資企業走訪見聞

5 年前 / 0

廈門多威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外貿出口牙膏為主的台資企業,董事長曾欽照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生產、出口計畫完全被打亂,訂單被不同程度延期或取消。但也有部分台資企業受益於早前成功進行的轉型升級,經受住了疫情考驗,業績不降反增。作為主要生產經營健身器材、戶外烤爐並出口美國的企業,廈門鋼宇工業有限公司3至4月產值、銷量同比均增長了15%。

台企深耕大陸市場步伐不停歇

5 年前 / 0

3月2日,一次視頻連線「雲簽約」聯通海峽兩岸。來自台灣的國喬公司將在泉州泉港石化工業園投資500億元新台幣,這一泉州近3年投資額最大台資專案建成後年產值可達百億元人民幣。雖受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影響,但台資企業仍對大陸市場投下「信任票」。他們做好防疫,復工復產,不少企業還按原計畫追加投資、擴大佈局,用實際行動證明「大陸過去、現在、未來都會是台商台企投資興業最佳選擇」。

台灣學生或運動員可憑競賽成績保送大陸大學

5 年前 / 0

據陸媒報導,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為幫助優秀台灣學生和運動員實現來大陸大學學習深造,大陸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三部門近期印發相關規定,開放台灣學生或運動員保送大陸大學。有關台灣優秀學生和運動員保送資格條件、資格審核、保送程序等內容,可在相關大學招生網站查詢。

閩南師大年薪兩百萬招台師 「台獨」排除條款引人注目

5 年前 / 0

近日,福建省閩南師範大學針向台灣教師發出「2020年招聘啟事」,招聘條件提出年齡62歲以下具博士學位或具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均可應聘,招聘條件中還設置了一條需認同兩岸統一、無「台獨」傾向的要求,格外引人注目。

艋舺三百年

5 年前 / 0

建於咸豐六年(1856)的青山宮(位於今西園路和貴陽街交會處),則是供奉惠安人的守護神─青山靈安尊王。這是清咸豐四年(1854),發生了一場大瘟疫,福建惠安籍漁民特地由原鄉奉靈來台,藉以弭平瘟疫。今每年在其壽誕前兩天的農曆十月二十、二十一日舉行的「青山王暗訪」,每夜繞境半邊,目的是要掃除艋舺境內的瘴癘,這就是俗稱的萬華大拜拜。從此可見,艋舺三百年的歷史體現了台灣與對岸的不可分割。

「國家級」農民創業園 在大陸種出台灣阿里山的茶綠櫻紅

5 年前 / 0

去年櫻花節期間,茶園接待了60多萬人,今年為了防抗疫情,茶園關閉。在大陸生活了20多年的謝東慶很理解。他注意到,好多人通過網路欣賞永福櫻花,「知名度增加好幾倍」。他說,明年春節期間漳平將舉辦第十屆櫻花節,「期待有百萬人來欣賞」。地處閩西的漳平台灣農民創業園成立於2006年,2008年升格為「國家級」。這裡緯度、氣候、產業與台灣阿里山相近,成為台商投資創業熱土,被譽為「大陸阿里山」。

抗「疫」中的台灣女性群像

5 年前 / 0

2019年初,楊昭玲來到大陸工作,成為馬尾區新蓮花社會服務工作中心負責人。今年春節假期,得知新冠肺炎疫情後,她立即從台灣趕回大陸支援,大年初一就開始上班忙碌。「我很愛我的家人,很感謝他們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雖沒有血緣關係,大陸同胞同樣是我的親人,我一定要在親人最需要的時候陪在他們身邊。」楊昭玲說,疫情面前,更需要兩岸同胞齊心協力,相互扶持。

淡水四百年的兩岸情懷

5 年前 / 0

有四百年歷史的淡水古鎮(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今轄內的福佑宮(媽祖廟)前緊鄰淡水河岸的廣場,即清代往福建漳州、泉州各民船的碼頭舊址,現今已被規劃為金色水岸,成為熱門景點。淡水的歷史有如台灣史的縮影,多彩多姿、又可歌可泣,台灣歷史上發生過的幾乎都在淡水發生,難能可貴的是留下了不少的痕跡。

南迴鐵路巡禮記:值得致敬的偉大工程

5 年前 / 0

南迴鐵路因地勢較高,觀海的角度較佳;而且可一次欣賞太平洋和台灣海峽的風光,被評為風景最優美,氣勢最壯觀的一條鐵路。筆者從2004年開始,便慕南迴鐵路之名,多次造訪。和早期沒有鐵路相比,居民從台東到南台灣,要搭公路局的車子走南迴公路,頗受顛簸之苦。之後還要在枋寮過夜,隔天再繼續搭車前往。所以,在南迴鐵路電氣化全線完工後,民眾享受便利快速的同時,也應感念先人流血流汗、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地完成這偉大工程。

台灣人的力量 大陸台灣企業齊聚抗疫

5 年前 / 0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大陸防疫工作除了官方整體調控,民間社會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其中許多企業也捐贈各類物資或醫療資源。其中,在大陸的台灣企業也沒缺席,與大陸同胞並肩戰「疫」,形成一股在大陸防疫的「台灣人力量」。

第 26 頁,共 4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