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綜合
「2022台北上海城市論壇」 簽署3項合作備忘錄
「2022年台北上海城市論壇」於7月19日上午以視訊會議形式登場,分別在台北市與上海市設立會場,以「韌性 永續 人文」為主題,推動兩市在節能減碳等方面的經驗分享和交流互動,兩市並以「雲簽約」方式簽署迴圈經濟交流、圍棋運動交流、智慧交通經驗交流3項合作備忘錄。
陸上絲路首條中歐班列 迎來重箱折列「破萬」次里程碑
中國首條中歐班列線路中歐班列(重慶)第一萬列重箱折列接車儀式11日在德國杜伊斯堡市DIT場站舉行。這是首條重箱折列累計破萬的中歐班列線路,它既是中歐班列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亞歐大陸共同發展的一個新起點。
中國建成第二代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系統
7月13日淩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鏈二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第二代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系統正式建成,可具備滿足中低軌道航天器全球覆蓋的能力,並提供24小時無間斷通信。
絕美!首張最深遠宇宙的彩色照公布!
7月12日,NASA正式公佈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拍攝一批全彩色照片。這是韋伯空間望遠鏡升空半年多來,所發佈的首批一組來自宇宙深空的照片。NASA11日在其官網說,是迄今為止最遙遠、最清晰的宇宙紅外圖像。
安倍晉三遭槍擊已無生命跡象,兇嫌為前日本自衛隊低階軍官
當地時間8日11點30分,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中槍。近中午時傳出已無生命跡象。據警方稱槍嫌是原日本自衛隊低階軍官山上徹也,現年41歲,利用職務之便取得武器,以手槍從背後射擊。
中國設計建造的孟加拉帕德馬鐵路大橋正式通車
6月25日,歷時8年建設,由孟加拉投資,中國企業參建的孟加拉帕德瑪大橋建成通車。這座被孟加拉人民譽為「夢想之橋」的大橋,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交通支點工程,是孟加拉目前規模最大的造橋工程,帕德瑪主橋為長6.15 公里的公鐵兩用雙層鋼桁梁橋,將原本乘坐渡輪或繞行7個多小時的過河時間縮短至10分鐘,徹底結束帕德瑪河千百年靠渡輪擺渡往來的歷史。
移民悲歌!德州棄置貨櫃車發現46具屍體 疑遭40度高溫悶死
27日在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地區一輛被遺棄的拖掛式卡車內發現超過46具非法移民屍體,被發現時還有16人活著,被送往當地醫院。當地官員表示,聯邦、州和地方當局認為死者的身份是移民,雖然跨境走私和人口販賣是美墨邊境長期存在的問題,但46人的死亡是令人震驚的噩耗。
七國集團將籌集6千億美元對抗中國「一帶一路」
6月26日至28日,G7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召開峰會,七國集團領導人在會上承諾,將在5年內籌集6000億美元的私人和公共資金,以資助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此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專案。儘管拜登發言中隻字未提中國,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在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
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全面投產 成為中國在運最大核電站
6月23日21時35分,隨著168小時試運行試驗圓滿完成,遼寧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業運行條件,這也標誌著該核電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6台機組全面投產,總裝機容量超過671萬千瓦,成為中國目前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據介紹,紅沿河核電站位於中國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紅沿河鎮,是中國東北首座核電站。
「香港從不是殖民地」寫進香港教材 中國從不承認三個不平等條約
近日,香港中學教科書明確提出「香港從不是殖民地」的表述引起外媒關注。西方媒體紛紛指責相關表述「篡改歷史」,然而中國政府從沒承認過三個不平等條約,因此不承認香港問題屬於「殖民地」範疇。而此立場也早於1972年時,在聯合國大會第2908號決議中,以99票贊成、5票反對,通過將香港和澳門從「殖民地名單」中剔除,獲得國際間的認同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