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綜合報導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廈門舉行 台灣7000多人與會共促兩岸民間交流
6月15日,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大會在廈門舉行,台灣社會各界共計7000多名嘉賓相聚前往廈門參與盛會。此前,民進黨政府採取許多限制和打壓措施,試圖阻止台灣民眾赴大陸參與第十六屆海峽論壇,但仍有許多人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兩岸交流合作的支持。
《盜墓筆記》讓長白山成為粉絲朝聖地 促進在地觀光
《盜墓筆記》是中國大陸知名網絡小說,說裡為兩位主人公張起靈與吳邪的重逢定下非常準確的時間和地點:2015年8月17日,長白山。從此長白山成為《盜墓筆記》粉絲們的朝聖地,每年的8月17日甚至已經發展為「盜筆」粉絲狂歡的「稻米節」。
《繁花》寶總來台灣!胡歌訪台低調出席「對話青年」活動
大陸知名演員胡歌時隔六年再次訪台,6月12日出席在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舉辦的「對話青年」影視經驗交流活動。此次胡歌來台,傳出由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促成兩岸藝文交流,但鄭文燦已於11日否認介入,國台辦發言人表示文化交流應該是平常的事,不需要動用什麼人脈周旋。
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背 執行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任務
6月2日6點23分,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阿波羅隕石坑內,是人類首次從月球背面採樣並返回的機器人任務,象徵中國探月工程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目前除了中國,沒有其他國家能夠做到。
中法關於中東局勢的聯合聲明 法國邁開「戰略自主」的一大步
美國在烏克蘭危機的應對和對俄制裁上,一直罔顧歐洲的利益,未充分尊重法德兩國此前的辛苦斡旋,最終導致衝突升級,而一切惡果都由歐洲承擔。法國就曾經表態歐洲應從烏克蘭危機中汲取教訓,此次中法共同發布關於中東局勢的聯合聲明,是否體現法國邁開「戰略自主」的第一步?
美國「挺巴反以」學運浪潮延燒 成為美國兩極分化的新問題
隨著美國政府以「反猶主義」之名用一系列手段壓制抗議聲浪,「挺巴反以」學生運動越演越烈,遍布全美各地大學。然而相較過去香港反送中或大陸有關人權議題,眼前在美國如火如荼的「挺巴反以」學運浪潮卻在台灣引起不了太多討論。
習近平會見布林肯:中美應該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傷害
4月26日下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習近平表示,兩國應該做夥伴,而不是當對手;應該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傷害;應該求同存異,而不是惡性競爭;應該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第四次「太空會師」!神舟十八號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於25日晚間成功發射,入軌後於26日3時32分成功對接中國空間站,神舟十七號太空人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八號太空人乘組入駐「天宮」。隨後,兩個太空人乘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全國人民報平安。
國台辦:將積極推動包括兩岸旅遊在內的各領域交流合作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4月24日表示,儘管目前兩岸交流合作在台灣仍存在一些人為阻力和障礙,但相信只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排除障礙,兩岸交流合作就會迎來光明前景。我們將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包括旅遊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
流失美國,成功追索!38件歷史文物回家
當地時間4月17日,大陸國家文物局從美國成功追索38件流失文物藝術品。經專家初步鑒定,判斷該批文物大部分為元至明清時期中國藏傳佛教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