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綜合報導
「激進1949」圖文展巡迴新竹 92歲郵電案受難人將現身分享
「激進1949:台灣郵電工人與他們的刊物《野草》」全台巡迴圖文展,將在本週五(15日)下午一點在新竹縣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展出,開幕式將邀請70年前參與「郵電案」並因白色恐怖坐牢的受難者劉建修談話。
在歌聲中告別:追思催生民歌運動的王津平老師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10日下午,300多位親朋好友、同事學生及志同道合的同志會聚一堂,舉辦「春風化雨、愛滿人間」追思會,現場親朋好友輪流上台獻唱當年校園民歌《老鼓手》、《美麗島》、《龍的傳人》等歌曲,用歌聲追思這位對台灣付出許多貢獻的左統派。
2019雙11戰報出爐:台灣為購買金額增幅最大地區
今年台灣本地各大網路平台,也紛紛推出雙11的優惠活動,銷售資料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如PChome、雅虎奇摩購物中心等平台,都搶在「雙11」前發佈最新的倉儲、物流規劃,並在今年開始運用AI與大資料分析,要讓「雙11」發貨更順暢。而淘寶天貓公佈的資料也顯示,台灣是雙11購買金額增幅最大的地區。
聯合國新聞報導 阿桑奇恐面臨生命威脅
長期以來,在台灣普遍可見的人權問題或國際消息,大多來自西方媒體對他國的監督與報導,當西方國家自身出現人權問題時,則相對缺乏討論與關注、甚至監督。阿桑奇因創辦「維基解密」影響到西方國家利益,遭監禁後其合法權利和人身安全恐遇危機,值得台灣關注並檢視西方國家面對人權問題的處理方式。
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今年已有10位去世
據新華社報導表示,6日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悉,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楊桂珍老人於5日晚去世。據統計,今年已有10位倖存者陸續去世,登記在冊的倖存者僅存81人。
大陸發布對台「26條措施」 促進兩岸經濟文化進一步合作
【編案】今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的2019年兩岸企業家峰會上發佈了「26條措施」,全稱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由中國大陸國務院台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2個有關部門共同推出,並與2018年2月發佈的「31條措施」一脈相承。陸媒《中國台灣網》為此連刊三篇評論,犇報特轉載報導。
用歧視打選戰 移盟譴責網上歧視新移民選舉言論
近日,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其政策團隊提出移民政策,遭包含綠黨在內等部分政治人物、政黨與媒體,扭曲為「中國孕婦納健保」以及「中國在台投票部隊」,試圖誤導民眾。長期關注新移民權益的移盟(移民/住人權修法聯盟),對此提出譴責與澄清。
台灣社會各界慶光復74周年,呼籲發揮愛國主義傳統
10月25日上午10點整,包括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統一聯盟黨、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勞動黨、夏潮聯合會、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新中華兒女學會等200多位台灣社會各界代表,在台北市中山堂抗日紀念碑前聚集,慶祝台灣光復7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