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鹿|俄羅斯的重大隱憂
1988年蘇聯軍隊作戰失利,撤出阿富汗,造成1991年蘇聯崩塌。如今的俄烏戰爭若是有所閃失,俄羅斯內外的不利因素拖沓影響,可能重演俄羅斯崩潰的悲劇,難怪普京說「俄烏戰爭是俄羅斯國運之戰」。所以俄羅斯看似強權大國,背後卻有再次崩塌的隱憂。
◎作者|成吉鹿(自由撰稿人)

俄羅斯的GDP約略等同一個韓國,或中國的廣東省。2023年世界各國GDP數據,俄羅斯2.02萬億美元,排名第11,落後美國、中國、德國、日本、印度、英國、法國、義大利、巴西、加拿大。俄羅斯以2.02萬億美元這一點點經濟力量,卻要護衛世界最大的疆土1,71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和美國的總和、進行美國北約全力拱火的俄烏戰爭、面對美國歐盟2,800多項的經貿制裁、撐起世界第二大的軍事強國、穩站中國、美國、俄國的世界三極強權。俄羅斯僅1.46億的人口能夠撐起農業、油氣、礦產、資源、科技、軍工、太空、文化、藝術、體育等等領域的超高水平,俄羅斯的教育水準、人口素質,必定高於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非常不容易,讓人尊敬。

領土擴張太快與四鄰為敵
17世紀沙俄東越烏拉山,征服西伯利亞後,一度據有阿拉斯加。從彼得大帝開始,沙俄向蒙古、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和中國西北地區擴張。一直到中華民國時期,蘇聯併吞了中國的唐努烏樑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奪取了日本的庫頁島、千島群島。
在歐洲方面也不遑多讓,從1922年開始到1940年,俄國兼併了14個週邊國家,加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USSR,簡稱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從波蘭、芬蘭、羅馬尼亞、波羅的海三小國,拿下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從沙皇俄國算起400年歷史,領土擴張400倍,當時蘇聯面積22,403,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如今俄羅斯面積縮為17,070,000平方公里,仍然是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雖然俄羅斯對吞噬土地有特殊的嗜好,但限於人口不足,氣候酷寒,來不及有效的管理開發,土地太大反成包袱,所以仍然是個經濟小國。而且與所有周邊鄰國為敵,造成地緣關係的不穩定。

人口及經濟都無力管理開發疆土
俄羅斯2021年總人口1.46億人,其中的俄羅斯人只有9,000萬,5,600萬人屬於其他種族。人口出生率1.2%低於死亡率1.3%,但每年有50萬外來移民進入俄羅斯(多半來自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足堪彌補。人力不足使得俄羅斯難以支撐廿一世紀的強大國家,其太空計劃,軍事工業逐漸落後,民生產業亦無發展。只能維持石油、天然氣、礦產、木材、農業等產業,基本上就是資源大國、原料大國、農業大國。所以GDP相對落後,經濟不夠發達。
疆域廣袤寒冷,寒冷地帶道路每年被冰雪破壞,必須年年修護,非常昂貴。加上人口稀疏,行駛的車輛不夠多,根本支撐不起現代化的交通建設。因此俄羅斯幾乎沒有現代化的東西橫貫國土的高速公路,許多路段到了冬季陷入冰雪泥濘。目前只有一條時速250公里的準高速鐵路,從莫斯科到聖彼得堡,長度650公里,是德國西門子公司協助興建。另一條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速鐵路,長度770公里,正在興建,是與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合作承建,預計2026年才能完工。所以俄羅斯的交通建設仍然仰賴外國。

被戰爭拖累的國家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戰場為例,當時蘇聯全國16-40歲男性人口約2,100萬,徵兵2,000萬人,幾乎全民出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軍民高達2,000多萬人,佔總人口的10%,慘烈程度居世界之冠。
2022年的俄烏戰爭,原本視為速戰速決的軍事行動,想不到烏克蘭在美國、北約、歐盟、日本、韓國的拱火協助下,演變成一場曠時持久的慘烈戰爭。俄羅斯2023年徵兵30萬,2024年再徵兵43萬,戰時經濟雖然暫時撐住了GDP 3.6%的成長,卻非長久之計。已經出現人力不足,民生凋敝,以及8.5%的通膨。

俄羅斯民族分離主義
從沙皇俄國到共產主義革命後的蘇聯,快速擴張使蘇聯累積了更多的內部民族矛盾,早有民族分離主義運動的傾向。雖然蘇聯已被美國瓦解成15個國家,蘇聯從人口2.93億,降為俄羅斯的1.46億。但是俄羅斯仍然擁有世界最大的領土,境內有超過190個民族,莫斯科中央政府無力有效管轄,只能委託各個區域自行管轄,形成許多內部的共和國及自治區,國家行政管理體系十分鬆散,俄羅斯民族分離主義運動繼續存在。
俄羅斯目前的行政劃分複雜且多樣化,包括22個共和國、9個邊疆區、46個州、3個聯邦直轄市、一個自治州和4個自治區。各共和國以少數民族命名,有自己的憲法、官方語言和總統。邊疆區,自治州和自治區更為鬆散。造成許多稅收、徵兵都依賴各地承包上繳,而不是莫斯科中央政府直接徵收,缺乏國家整體的凝聚力。
。圖源:維基百科.09240a44e1d37a54.png)
俄羅斯內部分離主義
蘇聯雖然是世界第一個建立的共產主義國家,同時透過共產第三國際領導全世界的共產主義革命。其實蘇聯人民的信仰意識並不堅定,在其經濟民生長期無法改善後,蘇聯國內仰望西歐及美國的思維非常普遍。甚至俄羅斯的領袖,哥巴契夫、葉爾欽、普京,以及梅德維傑夫曾經都是響往歐美國家的人物。
俄羅斯內部更不乏牛鬼蛇神的言論及組織、如「新歐亞聯盟」、「自由俄羅斯論壇」、「民族自決運動」、「西伯利亞獨立運動」以及「後俄羅斯概念」等等。各有荒謬的主張,譬如主張將俄羅斯國土劃分成41個國家、將遠東地區侵占中國的土地還給中國,以換取與中國的和平與合作、免去俄羅斯過大國土帶來的管理困難和資源浪費、降低西方及中國對俄羅斯的敵意、主張建立多極世界,從而實現歐亞大陸及俄羅斯的和平與繁榮。

俄羅斯外來分裂力量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80%的蘇聯領土,仍然是龐然大物,美國北約當然不會放過,繼續企圖分裂俄羅斯,所以俄羅斯分裂論在2000年左右甚囂塵上。那時美國中央情報局發表報告說,俄羅斯將在十年後分裂成6至8個國家。美國對俄羅斯週邊的前加盟共和國及自治共和國,多次策動血跡斑斑的顏色革命,擠壓俄羅斯。譬如1992年的車臣獨立戰爭、2008年的格魯吉亞戰爭、2014年的烏克蘭反俄政變、2021年的白俄羅斯顏色革命、2022年的哈薩克政變,都有美國的身影。
蘇聯瓦解後的俄羅斯整個國家都曾經仰望西方,冀望加入西方,但是以美國為首的盎薩國家卻不會放過俄羅斯,要徹底摧毀俄羅斯。1988年蘇聯軍隊作戰失利,撤出阿富汗,造成1991年蘇聯崩塌。如今的俄烏戰爭若是有所閃失,俄羅斯內外的不利因素拖沓影響,可能重演俄羅斯崩潰的悲劇,難怪普京說「俄烏戰爭是俄羅斯國運之戰」。所以俄羅斯看似強權大國,背後卻有再次崩塌的隱憂。

◎作者|成吉鹿(自由撰稿人)
◎編輯|山那編
【您可能有興趣】
‧ 德國政治經濟一蹶不振
‧ 當今世界的風雲人物:拜登、澤倫斯基、川普
‧ 揭開日本的真相
‧ 一帶一路光輝裡的坑坑疤疤
‧ 中俄聯合對抗美日同盟旗幟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