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颱風吹翻了民進黨的綠電政策|犇報快評
丹娜絲颱風以前所未有的路徑重創台灣西部,吹翻了綠能光電板,也吹翻了民進黨的綠電政策。暴露了風電、光電存有一定的風險與不確定性,而民進黨的錯誤能源政策,讓台灣面臨能源不足的危機,綠能黑金貪汙腐敗,正造成掏空台電,全民買單。
◎作者|陳崇真(兩岸犇報網路主編)

丹娜絲颱風以前所未有的路徑重創台灣西部,吹翻了綠能光電板,也吹翻了民進黨的綠電政策。屏東佳冬外海的海上光電場全被摧毀,基座殘骸連綿數公里令人怵目驚心;嘉義的布袋鹽灘地太陽光電場、新塭變電所,光電板全被強風掀翻,滿目瘡痍、慘不忍睹;高雄大樹和山光電場才因砍掉51公頃山林蓋光電廠引起爭議,颱風過後果然山壁崩塌,黃土堵塞排水管出口,水流變黃河。

風災損毀事小,居家安危、環境破壞更引起民眾擔憂。嘉義布袋鹽灘的光電板在狂風中「如血滴子般插破民宅遮雨棚與轎車」;新塭光電場建在滯洪池,掀翻的光電板讓滯洪池淪為垃圾場,讓當地居民擔心釋出有害物質、破壞生態。經濟部辯稱屏東佳冬的海上光電場是新型態光電實驗計畫,光電板在颱風來前已移除,卻拿不出拆除的施工照片,或拆除後大量光電板庫存的證據,慘遭民眾質疑與打臉,經濟部還揚言對散佈謠言者報警提告。

經濟部還大肆宣揚颱風未對風電造成損害,且風電效率逾9成,然而專家點出,供電需要的是穩定持續,而非極端氣候下的發電表現。此外,丹娜絲颱風吹倒全台電線桿近2,500支,全台累計停電近100萬戶,刷新歷史紀錄,台電動員全台超過9成搶修人力,集中嘉南搶修大量電桿,造成前所未見的挑戰。過去民進黨、綠營支持者與反核人士們,不斷強調核電廠在地震或海嘯中的脆弱性,卻沒有人拿起同樣的放大鏡、同樣的標準,去檢視綠能面對颱風災害的脆弱性。


民進黨自蔡英文政府推行「無核家園」同時發展綠能政策,然而近三年來台電公司虧損4200億元,慘虧原因出在台電以高價買綠電,光2024年就編了1325億採購綠電,核電每度成本才約1.4元、燃氣3.2元、太陽能4.84元、風力發電6.79元,台電買越多、虧越多,政府只能編列預算挹注台電虧損,最後變成「綠色發電,掏空台電,全民買單」。
尤其5月中旬台灣已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未來電價至少連3年都需要調漲,才能承擔得起。
然而全民買單,民進黨卻綠能黑金、貪汙腐敗。前立委賴勁麟擔任18家能源公司負責人,18間公司全都在同一棟辦公大樓,其中16間全登記在4樓同間辦公室,其中3間公司:雲豹能源、京承能源、雲電能源,捐給民進黨候選人政治獻金。民進黨的綠能產業全由民間私人企業發展,這些公司又全都是民進黨自己人在經營,政府又編列預算讓台電向民間企業買綠電,等於拿人民的納稅錢去壯大民進黨自己。綠色發電,掏空台電,全民買單,綠營賺錢。

民進黨人賺得盆滿缽滿、富到流油,台灣進入「非核家園」後,火力發電占比卻高達九成,讓人驚覺原來廢核後不是「用愛發電」,是「用肺發電」。然而,台灣九成八的能源燃料依賴進口,天然氣占火力發電將近一半,民進黨政府又在台獨意識形態下,將兩岸關係推向兵凶戰危,去年大陸圍島軍演時,中油運送天然氣的LNG船就被擋住了,專家指出台灣天然氣庫存在夏天約7天,平常日最多約14天,如果大陸封鎖天數超過庫存天數,台灣基本上沒電可用。
總而言之,台灣目前在能源政策上遇到三大問題:首先,台灣屬於亞熱帶海島型氣候,每年幾乎都有颱風侵襲,風電、光電存有一定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其次,民進黨的錯誤能源政策,讓台灣面臨能源不足的危機,連帶引發外資外商投資台灣的顧慮,例如AI算力這種高耗電的高科技產業;最後,民進黨綠能黑金的貪汙腐敗,正造成綠色發電,掏空台電,全民買單,我們被迫供養民進黨,卻還得「用肺發電」。

丹娜絲颱風無情揭露民進黨綠電政策的虛偽與無能,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竟在7月10日突然一句「各退一步」,宣布同意讓國土韌性與撥補台電1千億元的4100億特別條例完成三讀,附加條件是要追加2300億元的普發現金支出,朱立倫作為在野最大黨的黨主席,不制衡民進黨充滿問題的能源政策,竟助紂為虐,這讓寄予國民黨希望的人民情何以堪。台灣面臨著嚴重的電力危機,經濟與民生將首當其衝,台灣人民將面臨更大的風暴。
◎作者|陳崇真(兩岸犇報網路主編)
◎編輯|海綿君
【您可能有興趣】
‧ 彭振聲妻跳樓輕生悲劇 綠色恐怖「去除雜質」已成進行式
‧ 當「台灣感性」遇上青鳥獵巫公審
‧ 賴清德紀念歐戰隻字不提抗日,歷史虛無的自我矮化
‧「霸道總裁」民進黨: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 小人當道,君子蒙塵 民進黨種下的兩岸仇恨越來越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