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歷史可以這樣走進心裡——一名台灣教師的南京參訪心得
七月,夏陽微炙,應該是汗水浸濕衣襟的日子。但,很幸運地,這幾天南京的天氣不甚酷熱,微風輕拂,我們這群來自台灣的教育工作者,一同感受歷史課本裡的熟悉與陌生,讓歷史不再只是書本上的名詞,而是透過走讀感受走進心裡,讓中國數千年的記憶延續,呈現價值。
◎作者|Jane(高中老師)

七月,夏陽微炙,應該是汗水浸濕衣襟的日子。但,很幸運地,這幾天南京的天氣不甚酷熱,微風輕拂,我們這群來自台灣的教育工作者,一同感受歷史課本裡的熟悉與陌生。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不忍卒讀也無法放下的過去。高聳低調的建築呈現沉重的歷史氛圍,讓人不自覺的加重情緒。牆上一張幀幀歷史照片與倖存者的證詞,彷彿聽見時間之河裡傳來隱隱的哭訴與不甘,讓我們面對的不只是歷史的回顧,更是和平與人權教育的一環。

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亦是一段令人不忍卒讀的歷史,曾經被刻意遺忘的一群女子更需要歷史的還原與記載。在停滯的空間之流,我們看見女性逃脫不了的傷痛與特有的堅韌。該用溫柔敦厚的態度對待這群被犧牲青春歲月的女子,讓史官的筆觸及不該被掩蓋的真相。

雲錦博物館用色彩斑斕的絲線交織出江南文化的細緻與厚度。雲錦的製作技法與歷史背景,足以展現流行的沈浸式教學方式。傳統技師現場的製作技術,讓我們坐在時光機器中,見識中國千年的卓越工藝。

甪直古鎮與拙政園中,能夠靜靜地感受江南的靜謐。石板小巷旁的流水,古橋與斑駁牆面上的藤蔓,讓我們走進歷史課本裡介紹的江南風光。最後的牛首山,則是在山與佛影之間,練習仰望、沉思生命與人生,這裡雖是宗教與自然交融之地,但,靜謐安詳的環境足以讓心靈安頓,尤其站在高處俯瞰,尺寸千里盡收眼底。

這趟參訪讓歷史不再只是書本上的名詞,而是透過走讀感受走進我們的心裡,讓中國數千年的記憶延續,呈現價值。
◎作者|Jane(高中老師)
◎編輯|山那編
【您可能有興趣】
‧ 池易釧|一位退休校長的南京行
‧ 神奇敦煌:古絲路多元文明交匯地
‧ 千年古都大同 從北魏見證時代更迭至今
‧ 新疆那麼大,可以怎麼去?讓這些漂亮照片告訴你
‧ 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為什麼是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