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立經濟特區的世界意義

By 犇報編輯部 / 2020-10-13 17:07:23 /
中國經驗
摘要:

「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40年前,中國大陸創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這些特區在改革開放最前沿見證中國從極度困境到經濟發展的變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在長期經驗探索基礎上的重大理論總結和突破。既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也避免和消除了市場經濟的先天缺陷。本質上更是探索符合中國自身國情的市場經濟體制。經濟特區為中國快速發展提供一條新路,也為世界後發國家提供可資借鑒的發展方案。

xxx遠眺深圳。(圖/新華社,王豐攝)

40年前,中國大陸創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這些特區在改革開放最前沿見證中國從極度困境到經濟發展的變革。

經濟特區為中國快速發展提供一條新路,也為世界後發國家提供可資借鑒的發展方案。

改革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市場經濟體制

深圳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一段視頻還原了蛇口工業區破土動工的場景,那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第一炮」。

經濟特區這一嶄新事物在古老大地上宣告誕生,開啟了中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探索。

在傳統觀念意識裡,社會主義的政治體制與市場經濟是一對悖論,是不能相容的。

年逾70的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部原總經理梁憲回憶當年遭到的非議說,當時中國大陸境內有人甚至指責深圳成了「西方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的試驗場」。

中國經濟特區被賦予了突破理論認知的「試驗田」角色。

「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1992年初,鄧小平到深圳視察,給中國帶來了又一個思想解放。

如今,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擁有8.5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平均每天逾70件發明專利獲得授權,2019年人均GDP接近3萬美元。

2萬張照片,85歲的攝影師李志均用鏡頭記錄了珠海的滄桑巨變。「40年前,一個員警、一條馬路、一組紅綠燈是珠海的寫照。」

如今,珠海已成為聞名遐邇的國際旅遊休閒城市。

沿著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方向,中國首批四大經濟特區一路闖關,從「三來一補」低端製造到自主創新佔據產業鏈中高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40年來,座座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在廈門經濟特區拔地而起,產業結構脫胎換骨,跨國企業紛至遝來。廈門已從緊張封閉的海防前線崛起為國際資本青睞的開放之都。

英國《經濟學人》曾如此評價:「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跡』。」

「經濟特區奇跡,靠的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說。

「這是在長期經驗探索基礎上的重大理論總結和突破。既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也避免和消除了市場經濟的先天缺陷。」郭萬達說。

「本質上是探索符合自己國情的市場經濟體制。」他說。

創新增強自身制度生命力

在深圳的南頭古城裡,南北街裝扮一新,店家們8月26日開始恢復營業。昔日雜亂的「城中村」變身為整潔的「文化街區」。

南頭古城已有近1700年歷史,被稱為「深港歷史文化之根」。改造前,這裡有各類房屋近千棟,物權利益相互交錯,難以形成發展合力。

共建共治共用的理念和實踐,是中國制度在社會治理領域的創新表現。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許多西方政治分析人士斷言:「社會主義在20世紀的產生和失敗,將是20世紀留給人類的兩大遺產。」

然而,「西方斷言」在「中國奇跡」面前崩碎了。

在40年發展歷程中,中國經濟特區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等各領域改革,成為展現中國制度生命力的「櫥窗」。

2018年,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成為「一國兩制」框架下,中國建成的首個跨越粵港澳三地的超大型跨境基礎設施。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如火如荼,一個包括深圳、珠海在內的世界級城市群將崛起成為全球經濟新座標。

深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表示,經濟特區的探索發展,是通過創新不斷增強中國制度生命力的進程表現。

如今,全國的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自貿區等已達45個。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區域發展戰略協同推進。

「每個國家都應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都應通過創新增強各自制度的生命力。」吳思康說。

開放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午後的塔可墨西哥餐廳生意依舊興隆。室外,寬邊大草帽之下,顧客們享用著正宗的異國美味;室內,伴隨著動感的馬里阿契音樂,顧客們將冰爽的啤酒一飲而盡。

餐廳老闆埃塞基耶爾·聖克魯斯·克萊門特來自墨西哥,他不曾想到自己在深圳一住就是10年。「深圳的文化包容,已成為瞭解中國的一扇窗口。」

在中國的經濟特區,各類文明文化在和諧包容、交流互鑒中共存,成為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詮釋。

例如,憑藉對葡語系國家的地緣優勢,珠海正攜手澳門大力推進中國與拉美國家交流合作平台建設,有望成為中拉合作的中心城市之一。

從「百載商埠」到「活力特區」,汕頭的發展與「對外開放」「僑資僑力」緊密相連。

1984年,泰國僑領謝國民回到家鄉,投資興辦了汕頭第一家外資企業。40年來,汕頭累計引進外商投資企業5000多家。

廈門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學習、就業、定居。其中,僅廈門官任社區就集中居住著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名人士。

廈門大學教授、福建省第一位獲得在華永久居留權的美國人潘維廉說,美麗開放的廈門,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也有著燦爛的現代文明融合。

今年以來,各國交往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干擾,但人心之間架起的文明橋樑未斷。

「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數以萬計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從深圳發往釜山,包裝箱上印著韓國古代詩人許筠的詩句。而從深圳寶安區發往法國阿維尼翁市的防疫物資貨箱上,則印著法國名言「向前走,勝利終將到來」。

「攜手抗疫,本身就是各種文明交流互鑒、共克時艱的生動實踐。」深圳市委外事辦副主任孫懷忠說。

自1986年以來,深圳已與56個國家和地區的88座城市結成了國際友好城市。

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表示,人類文明滋養了中國的經濟特區,它們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新華社深圳訊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38期上線囉!
【犇報社評】國民黨黨團提油救火,國共互信蕩然無存
【犇報專題】深圳40年:從「世界工廠」到「設計之都」
【犇報專題】深圳如何超英趕美?從「經濟特區」到「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從深圳「春筍企業」看「中國製造」的發展
新加坡前外交官馬凱碩:西方對華政策的失敗源於三大錯誤
文化縱橫:美國,真有那麼危險嗎?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