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進美國後退,中國正挑戰美國衰落的軟實力|海外通訊

By 花俊雄 / 2025-05-28 14:21:15 /
中美關係
傳統文化
摘要:

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在本文指出,川普「短視」的交易主義和「美國第一」忽視普世價值觀,正有損美國的軟實力。在國際關係經歷關鍵時刻,中國擴大開放國際合作,美國則退回到孤立主義。這種不同走向為中國的軟實力提供蓬勃發展的沃土,填補美國存在感消退所留下的真空。

犇報編按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院長約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軟實力」,描述為一種依靠吸引力而非通過威逼或利誘手段來實現目標的能力。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在本文指出,川普「短視」的交易主義和「美國第一」忽視普世價值觀,正有損美國吸引力。文化軟實力,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國家的真正崛起需要強大的國家文化軟實力。在國際關係經歷關鍵時刻,中國擴大開放國際合作,美國則退回到孤立主義。這種不同走向為中國的軟實力提供蓬勃發展的沃土,填補美國存在感消退所留下的真空。

xxx《哪吒2》登頂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圖源:新華社

中國前進美國後退,中國正挑戰美國衰落的軟實力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曾任職聯合國翻譯處30年)

「軟實力」(soft power)一詞是前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約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創造的,用以描述國家通過吸引力而非武力或經濟脅迫所施加的影響。他認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源於其文化、價值觀以及被他人視為合法的政策。這種合法性,取決於國家行為被認為是符合還是違背廣泛認可的價值觀。換言之,重視價值觀能增強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一個精明的現實主義者會在定義國家利益時留出空間,納入一些普遍認同的價值觀。

xxx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約瑟夫·奈(Joseph Nye)。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川普與美國軟實力的終結


「美國是否正在進入全新的衰退期?」,「美國的軟實力是否也在衰退?」約瑟夫·奈教授在3月4日和8日發表的兩篇文章探究了這兩個問題。在第一篇題為〈世界秩序的未來〉(The future of world order)的文章中,約瑟夫·奈在開篇即指出,川普再次執政以來的內外政策對戰後國際秩序構成顯著威脅。具體事例包括川普在聯合國安理會就俄烏戰爭問題的投票中支持俄羅斯的立場、對所有貿易伙伴,包括盟友在內,威脅加徵關稅、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世衛組織等。

他認為,川普這些舉動動搖了美國作為全球領導者的傳統角色。戰後秩序依賴於美國主導的聯盟體系、全球貿易框架和跨國合作機制,而川普的「美國第一」(America First)政策似乎正在瓦解這些基石。約瑟夫·奈認為,國際秩序的動蕩更多源自美國內部政治的分裂,而非外部力量的壓倒性挑戰。川普2.0政策對「美國世紀」主導下的機構和規範帶來了衝擊,但並未導致國際秩序的徹底崩潰,最終答案可能要到2029年川普2.0結束時才可能明朗。

約瑟夫·奈在另一篇題為〈川普與美國軟實力的終結〉(Trump and the end of America soft power)的文章分析了川普政策如何削弱美國軟實力。約瑟夫·奈警告說,川普「短視」的交易主義和「美國第一」忽視普世價值觀,有損美國吸引力。川普2.0仍在進一步侵蝕美國的民主規範,有可能導致美國軟實力衰退。約瑟夫·奈教授認為,川普紐約房地產大亨的背景使他對權力的理解非常片面,將其局限於脅迫和交易,完全忽視了軟實力的戰略價值。這體現在他圍繞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對丹麥和巴拿馬的霸凌,和並吞加拿大為美國第51個州的恫嚇,或者在俄烏衝突中站在普京一邊以及拆解國際開發署等,都損害了美國軟實力。像川普這樣極端自戀的人並非真正的現實主義者。在未來4年裡,美國的軟實力將面臨重重困難。

xxx川普正盯著手機上的購物軟體,似乎在考慮該買下哪件商品,購物車中包括加拿大、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圖源:埃里克「X」

好萊塢的跌宕起伏,反映美國軟實力的興衰


在美國鼎盛時期,其敘事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時期,美國通過「美國夢」的概念、「自由民主」的價值觀以及經濟繁榮等元素,成功塑造了自身作為全球領導者的形象。美國文化、電影、音樂等軟實力產品風靡全球,使得「美國模式」成為許多國家追隨的目標。其中好萊塢更是美國軟實力家喻戶曉的指標。好萊塢的跌宕起伏反映出美國軟實力的興衰,更是觀察美國軟實力變化的一個重要參照。

從20世紀初算起,好萊塢稱霸世界電影行業已經一百多年了,可以說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電影工業體系。好萊塢電影的興起與當時美國整體實力的快速提升同步,約瑟夫·奈教授在1990年提出「軟實力」概念時,將之描述為一種依靠吸引力而非通過威逼或利誘手段來實現目標的能力,並稱這種吸引力源於一個國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就此而言,好萊塢確實具有某種指標性意義,與星條旗、華爾街、百老匯等美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領域的代名詞,成為美國軟實力的鮮明標識之一。

xxx2019年9月,香港示威者遊行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請願,促請美國政府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遊行期間群眾揮舞美國國旗。圖片來源:法新社

過去相當長一個時期,好萊塢之所以成功,除了美國整體崛起的大背景,還因為它形成了涵蓋電影工業上下游各環節的完整體系,打磨出電影製作的成熟框架模式,不斷予以發展創新,並在美國主導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加大市場營銷,進而使「好萊塢大片」受到世界範圍內的廣泛歡迎。事實證明,作為文化產品的好萊塢電影,不僅帶來規模可觀的經濟效益,還產生巨大的文化和社會影響力,在向世界講述美國故事、傳播美國價值觀方面持續扮演重要角色。

好萊塢電影陷入衰落的三個原因


那麼,為什麼近些年來好萊塢電影遭遇困境、逐漸式微,甚至被認為陷入衰落了呢?這主要有三個原因:

1、原創能力急劇下降

好萊塢電影工業一百多年間獨霸全球,一方面是依靠強大的創新能力,無論影片類型、敘事手法還是行業運行邏輯等,都呈現出了較之其他國家和地區更為明顯的優勢;另一方面,好萊塢作品表現出精準把握大眾心理和社會潮流變化的能力,因而能夠適時推出相應作品,並在世界範圍內獲得經濟與口碑的「雙豐收」。但當前,好萊塢在這些方面的表現越來越令人失望,因為缺乏原創力,不得不過度消費經典影視IP,不斷推出之前作品的續集,導致大眾審美疲勞,市場表現欠佳,逐漸使美國電影產業整體層面形成「螺旋式下滑」趨勢。

2、美國綜合國力相對衰落

好萊塢電影工業作為美國軟實力的一大指標,隨著美國國力增強而在世界範圍內實現影響力擴張。但正所謂「成於斯,敗於斯」,美國國力相對衰落導致華盛頓心態失衡以及內外政策變形,美國在國際上的道德形象持續滑坡,這也導致美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那些曾在世界上引領風潮的標識和象徵日益泯然於世。

xxx圖為電影《帝國浩劫:美國內戰》(Civil War)劇照。圖源:GaragePlay車庫娛樂

3、世界多極化在全球電影工業也有體現

美國維繫全球霸權越來越難,世界進一步呈現出多極化和多元化趨勢,其中一個突出表徵就是近些年來全球南方國家的群體性崛起。在探索本國現代化發展路徑的過程中,廣大南方國家的中產階層群體普遍發展壯大,對於本土文化認同感增強,越來越多國家的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捧美國文化,從過去的仰視變成更多的平視。具體到電影行業,比如近些年來的中國電影市場,國產電影因為更能引起共鳴的「本土關照」和更加精良的製作品質,取得良好票房和觀眾口碑。加之過去在與美國電影的競爭中總體處於劣勢的歐洲電影逐漸擺脫「美國壓制」,一些過度迎合「政治正確」的好萊塢大片在北美市場也頻頻遭遇「滑鐵盧」,在以上種種因素影響之下,好萊塢電影失去越來越多市場就不難理解了。

總之,好萊塢當前的困境是其自身以及美國內外環境等多重因素導致的結果。需要指出的是,就像好萊塢當下的式微與困境並非其他國家有意為之一樣,美國軟實力整體的相對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自身能力下滑。簡單對外「甩鍋」,將之歸咎於外部的所謂「威脅」或「挑戰」,非但不能解決自身問題,反而可能適得其反,這正是當前美國外交層面一系列非理性政策留下的教訓。這個教訓,也適用於市場競爭力和文化影響力都大幅下滑的好萊塢。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中國文化產業作為軟實力核心正在蓬勃發展


相對於好萊塢的式微,作為軟實力核心的中國文化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和《黑神話:悟空》引發的國際轟動彰顯中國在動畫和遊戲領域日益增長的實力,這些產業往往在全世界年輕一代中引發強烈共鳴,此外,中國的數位平台正在重塑全球傳播。

抖音(TikTok)憑借其迅速傳播的內容和引領潮流的影響力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尤其是在年輕人中。生活方式和電商平台「小紅書」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西方用戶群,展現中國的潮流趨勢和消費文化。這些平台起到強大的文化交流和軟實力投射渠道作用。

xxxTioTok在美國有廣大用戶。圖源:新華社

DeepSeek-R1的出現像是在全球各大應用商店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這款中國的人工智能模型憑借低成本高性價比的開放模式,對全球科技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在如今的高科技時代,像《哪吒2》這樣的電影展示了技術、敘事和文化遺產如何融合,從而創造出一種基於非意識形態平等對話的電影製作與文化傳播新模式,而不是西方那種傳遞意識形態優越性、至上性的傳統模式。《哪吒2》的成功不僅彰顯了中國的文化自信,還激勵其他國家樹立文化自信,積極用自己的方式講述本國的故事。

xxx2024年12月13日,大陸國產遊戲《黑神話:悟空》獲TGA 2024「最佳動作遊戲」與「玩家之聲」兩項大獎,實現中國遊戲史上「零的突破」。圖源:網路圖片

中國前進美國後退,削弱西方對世界秩序的主導地位


2月20日英國咨詢公司「品牌金融」網站發布的2025年全球軟實力指數,宣告中國軟實力已經超越英國升至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3月11日,美國《外交政策焦點》網站軟實力分水嶺宣稱,中國前進美國後退,全球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轉變,影響力平衡正在發生結構性轉變。這一明顯進步彰顯中國在關鍵領域與日俱增的軟實力,包括文化與遺產、媒體與傳播、教育與科學以及可持續發展等。

而中國在以商業為中心的指標上保持穩定排名,不但反映出中國不斷擴大全球影響力,還顯示出中國在塑造這些重要領域未來方面的戰略定位。中國在「深厚的文化遺產」方面排名全球第三位,顯示中國坐擁豐富的文化影響力,並鞏固自身在塑造全球文化敘事中的突出地位。這些持續的成就,彰顯中國經久不衰的遺產及其在全球文化遺產領域的強大實力。

xxx金沙太陽神鳥是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四隻神鳥圍繞著旋轉的太陽飛翔,周而復始,往復循環,生生不息。圖源:新華社

中國連續4年在教育與科學領域中保持第三,展現中國在推進這些關鍵領域發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中國在「先進的科學技術」板塊位列世界第三,其中在「領先的技術創新」指標上升至第二,同時在「投資於太空探索」指標上占據第二位。這些成就彰顯中國長期以來對促進卓越教育、科學進步和技術創新的重視,增強中國塑造全球教育、科學和創新未來的全球引領者地位。

DeepSeek(深度探索)和《哪吒2》並非中國軟實力不斷增強的僅有例證。近幾年來中國創新成果和產品,都是完全或主要依靠本土人才開發的,它們的連鎖反應正在影響並削弱西方對現有世界秩序的主導地位。

中國取得這些成就恰逢中美兩國政府發出截然不同的政治聲明,凸顯國際關係正在經歷關鍵時刻。中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在擴大開放中拓展國際合作空間的願景,美國政府則支持退回到孤立主義。這種不同走向為中國的軟實力提供蓬勃發展的沃土,填補美國存在感消退所留下的真空。中國的軟實力崛起並非突發現象,而是深思熟慮、多方位戰略考量的結果。中國通過各種文化、技術和外交舉措精心培育自身軟實力。

xxx大陸近來掀起漢服熱,特別在年輕族群中流行。圖為日前在四川省漢源縣九襄鎮,漢服愛好者在梨花林裡展示漢服。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美正在全球南方展開「認知戰爭」


1月13日,美國《國會山報》發表專欄文章,以大熊貓為由,渲染中國通過所謂「熊貓外交」、對外援助、全球媒體布局等計劃對美國構成的「軟實力威脅」。文章指出,相比年長者,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更有可能對中國政治、技術和文化持積極看法,即使在日本也是如此。

而在發展中國家,美國憑借好萊塢、流行音樂和快餐獲得「軟實力」優勢的時代早已結束。文章稱,美國政府應該在未來的全球文化外交戰略上投入更大的力量,因為中美正在全球南方展開「認知戰爭」,而全球南方國家擁有全球85%的人口,其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球的近40%,它們「最終將成為塑造全球技術規範的關鍵參與者」。美國當前大部分文化戰略為冷戰時期的遺留產物。當前,局勢對於美國來說不容樂觀。

中美軟實力差距反轉,美國說話沒人信,全世界都偏愛中國敘事。

xxx「90後」美國女生在社交平台分享cosplay成哪吒和敖閏。圖源:大灣區之聲

現在美國敘事,能夠影響到的也只有那些傳統的盟友,在國際範圍內,越來越吃不開,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換了一種方式,不只是自賣自誇,還要抹黑他國,尤其是針對中國。但這種抹黑已經失敗,越是抹黑越是沒人相信,反而使得美國的其他敘事方式不再受到信任。

另一個失敗在於,美國自身的問題逐漸暴露,包括政治極化、社會不平等和治理能力下降等。這使得其他國家在觀察時開始質疑美國所宣揚的價值觀是否真正適用。相較於美國所倡導的西式民主,中國強調的是穩定與發展,這與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需求高度契合。

xxx2024年2月7日,在盧安達南方省卡莫尼地區,非洲網紅「非洲帥哥波波」成員向大陸觀眾送上新春祝福。圖源:新華社,黃萬晴 攝

同時,中國在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展現出的積極態度,也使得其敘事更加具有吸引力。根據美國學者的調查,美國的宣講無法抵消中國敘事的成功,在對受訪者發出的單選題中,全球受眾明顯偏愛中國敘事。中國的敘事之所以越來越受到偏愛,有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首先,中國在過去幾十年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其成功經驗為許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借鑒。這種發展模式的吸引力,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傾聽中國的聲音。

其次,中國強調共同發展和互利共贏的理念,這種務實、包容的態度讓更多國家感受到合作帶來的實際利益,從而傾向於接受中國的敘事。

最後,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展現出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也增強了其敘事的可信度。

xxx2024年2月9日,在尚比亞路沙卡,尚比亞少林寺文化中心的師傅和學員表演中國功夫。圖源:新華社,彭立軍 攝

中國文化因神秘而令世界嚮往


中國的敘事越來越受到全球受眾的青睞,而美國傳統的「自由民主」敘事則面臨信任危機。這一轉變不僅反映了兩國在軟實力上的差距反轉,也揭示出全球輿論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約瑟夫·奈教授認為,「中國軟實力的崛起」主要體現在弘揚傳統文化、展現建設成就、改善國際形象三個方面,他駁斥了「中國軟實力的上升會成為威脅」這一觀點。

約瑟夫•奈教授從國際層面探討了軟實力的意義,並將中美近年軟實力進行了對比。他指出,「軟實力」並非強國專利,全世界各國都有能力擁有並展現自己豐富的「軟實力」,從而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軟實力比武力壓迫的方式文明得多,也持久得多。

xxx自詡「民主燈塔」的美國借民主之名行干涉之實。圖片來源:宋晨漫畫

從文化角度來看,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因神秘而令世界嚮往,而近年來中國的現代流行文化也風靡全球。因此,政府現在一方面弘揚傳統文化,例如已在海外開辦超過200所「孔子學院」;另一方面也充分抓住奧運會等契機,展現當代中國的文化風采。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舉世矚目,而中國「改革開放」的獨特發展模式對拉美、非洲等廣大發展中國家也有著強大吸引力;最後,中國政府近年來不斷調整對外政策,以一種更友好、溫和的姿態與世界各國打交道,使得中國的國際形象也不斷改善。

但同時,約瑟夫•奈教授指出,「軟實力」既依靠一國的內部底蘊,也依靠一國的開放程度。中國若想在今後使「軟實力」更上一層樓,還必須提高開放的力度,更積極地融入國際體系中。對於「中國軟實力的上升會成為威脅」這一當今較為流行的觀點。他認為如果中國在強大的同時,將這種「軟實力」應用於國際合作領域,使其越來越開放、友善,那麼不僅將有助於更多環球大事的順利解決,而且會使得中美走出「安全困境」。

xxx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圖源:網路圖片

文化軟實力: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精氣神越來越蓬勃盎然,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越來越強,國家形象越來越好,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所有這些,首先得益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指引,得益於新時代中國文化軟實力所具有的獨特優勢。

人類文明總是在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織、相互借鑒、相互吸收中向前發展的。「文化軟實力」是相對於「物質硬實力」而言的。「物質硬實力」是指一切看得見摸得著、可以量化的,表現為物質性、實體性、可發揮剛性作用的力量,如經濟產值、科技水平、軍事裝備等;「文化軟實力」則是一切看不見、摸不著、難以計量,表現為精神、情感、智慧、情操、品格,可以發揮柔性親和作用的力量,如文化的吸引力、語言的說服力、理想的感召力、精神的鼓舞力、智慧的創造力、道德的教化力、理論的指導力、輿論的引導力、藝術的感染征服力等,都屬於文化軟實力。

xxx兩岸學子穿著傳統服飾向木偶戲傳承人行拜師禮後,一起向現場觀眾致意。圖源:新華社

中國文化軟實力既有對外功能,更有對內功能。對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闡明中國立場、樹立中國形象、擴大中國朋友圈,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提高中國的國際話語權,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內,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理論的說服力、預見力、指導力,提高新聞輿論的引導力、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國家的真正崛起需要強大的國家文化軟實力。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文化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影響因素,文化軟實力在國家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這都要求中國必須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下大力氣增強文化軟實力,為文化強國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和根基。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編輯|陳迅

【您可能有興趣】
花俊雄:中美的軟實力競賽誰將勝出?
造船業成中美競爭的最新角力場,誰勝誰負不言自明
《中國製造2025》讓美國迎來新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哪吒2》衝進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
《黑神話:悟空》創造歷史 獲TGA 2024年度最佳動作遊戲與玩家之聲!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