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花俊雄:拜登中東之行空手而返,美國一家獨大局面正趨終結|海外通訊
拜登忽視了一個新事實,中東由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正趨於終結。如今,中東在安全上形成了美俄並立的二元結構,在經濟上則形成了中美歐並立的多元格局。儘管美國從未離開中東,但其在中東地區的霸權早已今非昔比。如果拜登政府及早認識到這一點,美國的中東外交就會少一份尷尬,多一份收獲。
「玩火者」裴洛西執意訪台 引起美國國內諸多爭議
裴洛西來台不僅在兩岸引起強烈效應,在美國國內也引起諸多爭議。有美國眾議員批評,裴洛西願冒著戰爭風險,只為幫丈夫謀取股票利益。而面對民主黨的拜登支持率創新低,裴洛西一意孤行竄訪台灣,更有利搶救民主黨的中期選舉。在台灣政府喜迎裴洛西來訪背後,盡是裴洛西各種政治盤算與利益考量。
楊渡:裴洛西走後,風暴才開始
裴洛西在三日下午離開台灣,結束她旋風式的訪問,但她挑起的高度衝突,卻帶來極為嚴重的課題。坦然說,封鎖演習的嚴重程度,己經超出美國預測的範圍,未來,絕對是高度衝突的根源。台灣,已走入極端危險的風暴之中。
台灣統派團體發聲明反對佩洛西訪台 呼籲台灣社會拒絕美國操弄
近來盛傳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於8月訪台,對此,由台灣民間多個統派團體所組成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於29日發表聲明,呼籲台灣社會各界應發出清醒的聲音,堅持歷史正義的立場,反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挑動地區緊張,拒絕美國兩面手法操弄台灣問題。
拒絕選邊站隊 中東國家正謀求戰略自主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結束中東之行後不久,中東地區外交大事頻頻,一系列地區動態表明,中東地區國家逐漸認清美國出於一己私利、固守霸權思維、蓄意攪動地區局勢的真面目,不願再一直追隨美國選邊站隊,其戰略自主性明顯增強。
「民主燈塔」美國:昔日奴隸貿易地、今日人口販運強迫勞動災區
美國至今仍拒絕承擔消除強迫勞動的大國責任,仍未批准《1930年強迫勞動公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每年從境外販賣至全美從事強迫勞動的人口多達10萬人。分析人士指出,自詡「民主燈塔」的美國,昔日是奴隸貿易的罪惡之地,如今依舊是人口販運和強迫勞動的重災區。
以前,只知道巴菲特,殊不知,真正的「股神」在美國國會
日前,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稱要「訪問台灣」,但這次好巧不巧,佩洛西聲稱「訪台」正好在美國媒體曝光佩洛西丈夫保羅在所謂晶片法案投票前購入美國晶片業大佬股票的時候。這不是佩洛西夫妻倆第一次踩點如此準確,再次引發人們對此是否存在內幕交易的擔憂。
美前國家安全顧問承認「曾幫助策劃外國政變」,外媒:極不尋常
曾在美國前總統川普執政時擔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的約翰·博爾頓在接受CNN採訪時稱,川普在國會山事件中並未策劃政變,因為發動一場政變需要巧妙而周密的計畫,為了證明該說法的可靠性,博爾頓自曝曾在國外幫助策劃過政變。
米爾斯海默:烏克蘭危機的真正根源和可能的走向
米爾斯海默是美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是美國持「進攻性現實主義」鷹派立場的學者。他認為,烏克蘭危機的根源在於由美國領導的行徑,尤其發生戰爭後,拜登政府使這場衝突持續升級對全球秩序造成衝擊。米爾斯海默認為歷史將嚴厲評判美國及其盟國對烏克蘭極其愚蠢的政策。
美國槍支暴力遇害者父親在白宮「慶功會」上抗議
7月11日上午,白宮舉辦了一場「慶功會」,「慶祝」總統拜登上個月底簽署了一項國會通過的應對槍支暴力相關法案。拜登致辭時,觀眾席上突然站起一名中年男子現場反駁,場面相當尷尬。抗議者的身份當場就揭曉了,他的孩子在4年前震驚全美的校園槍擊慘劇中遇害,他此後一直為推動美國控槍而奔走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