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 文學野草集

「西出陽關無故人」:關於王安憶與陳映真

2 年前 / 0

回首這段友情,1983年二人初次相會於愛荷華,思想上其實就很不相同,甚至是矛盾的。王安憶對此已經多有回憶。此後,1990年間再次重逢,時代和生活的隔閡已經更深,而進入90年代以至於21世紀,則二人哪怕見面,都已經很難再談下去。此後,王安憶幾十年懷念和書寫陳映真,所得到的,只是一個越來越縹緲的「烏托邦詩篇」,只是一個讓她日益「失望」的背影。她終究不曾真正與陳映真理解、共鳴,更不可能和陳映真走在同一條路上。

被文學所強暴,這才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不為人知的真正悲劇

2 年前 / 0

我讀這本小說,既覺難受得驚心,也覺得可悲得驚心。小說的後半部尤其讓人覺得難過,展示了文學的深度腐敗和失敗。我甚至心想,作者對張愛玲的理解和接受也是不完整,是胡蘭成化的。一個胡蘭成的影子在全裸出鏡,華麗地強暴、亂倫,撕開隱私處做痛楚的審美,並且對此有著文學的留戀,我甚至感到作者隱含的對這種審美的沾沾自喜。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耕耘春天」詩會: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一環

2 年前 / 0

看著台上詩人們,又是遙想過去在戒嚴時代集結在一起,把詩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一環,又是分享這些年來在不同議題裡,如何仍寫著詩,召喚著理想推動著台灣社會前進。那一瞬間,有一種感動在心中迸發。原來,人在,詩也還在,戰鬥也還在。原來,這是一場橫跨近40年的戰鬥。

追憶春風——寫在《耕耘春天》詩會之前

2 年前 / 0

排灣族盲詩人莫那能是台灣第一個公開發表新詩的原住民詩人,他的第一首詩就發表在《春風》詩刊,而《春風》詩刊是台灣繼《詩潮》詩刊後被禁的第二本詩刊。莫那能發起了《耕耘春天》的詩會,除老友相聚,還得朗誦與春天相關的詩,再讀四十年前寫的詩,對照現在,又似曾相識。

蒼茫大地民為主──壬寅虎年誌感

2 年前 / 0

西曆二○二二年,中國干支紀年「壬寅」,肖虎。正月初一,與妻、子於自宅附近小道、公園走春。家戶居民各個更換上「福虎生風」、「虎年吉祥」等春聯,甚有迎新送舊之感。冬末春初,北部天候濕冷陰鬱,路風微雨,頗有寒意。閒步中,忽心感慨,賦詩一首。聊以賀歲。

范振國:為秋鬥行腳賦嵌字七絕一首以壯行色

2 年前 / 0

我參加了11月13日早上在屏東火車站的首發式,和來自各地的社運團體伙伴比肩而行至鳳山火車站,全程約莫16公里。當晚我在旅館休息等著參加當晚的宣講活動時,腦海忽而浮現毛主席:「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的講話,心裡有一種受到莫大鼓勵的激動,因此寫了這首七言絕句詩。

馬臻:從《裡面的裡面》窺探台灣青年作家的「反共」藝術

2 年前 / 0

從小說的描寫來看,朱嘉漢是一個單純的對於左翼歷史的想像者。這種「想像」,正可以展示出台灣主流意識形態之內所能理解的左翼歷史。而我們也就能借由他的想像,來窺探台灣主流意識形態的邊界和極限,並由此理解台灣主流意識形態的「裡面的裡面」。

藍博洲:打開台灣文學的兩岸視野,兩岸文學工作者的歷史責任

2 年前 / 0

如何在這樣的關鍵歷史時期重新打開台灣文學在創作與理論上的兩岸視野,重建日據以來台灣新文學運動的主流價值,於是也就成為兩岸文學工作者不可迴避的歷史責任。

大眾葬‧文化行動祭-搭帳篷的人

2 年前 / 0

8/28搭起的「大眾帳」,因為繳不出自由廣場日租金8萬元,8/30被迫拆除。帳篷拆除不久,現場參與文化祭活動的藝術家,工運老將,大學教授,青年學生等,不計炎陽酷曬,便在謝英俊的指引下,迅即重新搭起一座小而堅實的「貝都因帳」,完美展現了協力造屋的精神,以及不輕易被資本強權擊潰的堅韌意志。

未交待的遺言 ─ 悼念新冠染疫亡者

2 年前 / 0

勇敢的迎向風暴,烈燄當前,也勿需驚怕。我們的前輩曾說:「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它」

第 2 頁,共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