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世界遺產雲南澄江化石自然博物館基本建成

5 年前 / 0

在雲南省玉溪市澄江縣發現的大量寒武紀動物化石,為國際科學界揭開地球生命演化的「寒武紀大爆發」之謎打開了一扇窗戶。今年是澄江動物群發現35周年,當地打造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目前已基本建成,有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試開放。

農村直播主火紅 農民網紅的「新農活」

5 年前 / 0

日前大陸舉行的農民豐收節裡,淘寶、抖音、快手等平台均在這一天,聯合一些基層政府推出了大量視頻直播農產品銷售活動。眾多鄉村主播成為人氣超高的網紅,各類農產品的視頻直播成為網民圍觀熱點。通過直播,大量新鮮的蔬菜、水果、海鮮不斷刷新讓人驚嘆的交易量。

火紅柿子之鄉 陜西富平縣柿子世界聞名

5 年前 / 0

富平,位於陜西省中部關中平原和陜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富平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富平離西安市大約有七十公里,是世界聞名的柿子優生區。今年,富平全縣柿子種植面積已突破12萬畝,年產鮮柿3000萬公斤,柿餅9000噸。

每月查獲近一噸 中國大陸嚴打象牙走私產業鏈

5 年前 / 0

中國大陸對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秉持零容忍態度,海關方面將繼續強化部門協作並加強國際合作,全力以赴對走私「購、運、儲、銷」各環節實行全鏈條打擊。

中國大陸首個科幻研究院在四川大學成立

5 年前 / 0

在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落下帷幕之際,由四川大學和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共建的中國科幻研究院於24日在四川大學成立。這是中國大陸首個科幻研究院,將致力於對中外科幻的發展現狀進行全方位研究。

【犇報專題】中國式養老怎麼做?不容小覷的2.5億老年人口

5 年前 / 0

【編按】截至2018年底,大陸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大約2.5億,占總人口的17.9%,其中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近1.8億,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口超過4000萬,這些數字若是放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裡,都將是一個「不可承受的負荷」。為了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大陸國家衛健委10月25日公佈了《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的「90+7+3」的中國式養老模式,並著力解決大陸目前存在的醫不懂養、養不懂醫,醫和養難以實現完全融合的問題。

大陸環保快遞「綠」起來

5 年前 / 0

隨著大陸快遞業務量的暴增,帶來了紙盒、塑料袋、膠帶、白泡沫等包裝物的極大消耗。紙箱回收、運單「瘦身」、大數據算法優化裝箱、綠色材料研發……。一些大陸快遞企業加快了「綠色轉型」步伐。業內人士認為,綠色快遞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各界共同參與,久久為功。

西藏走向現代化 犛牛仍是藏族重要家畜

5 年前 / 0

犛牛生活於青藏高原海拔3000公尺以上地區,藏語裡被稱為「諾兒」,意為「財富」或「寶貝」。隨著社會發展,機械開始代替犛牛工作,但對藏人來說,不管犛牛在生活中的角色如何變化,它們始終是最為親密的家畜。

內蒙古搶救鄂溫克族瀕臨消失的傳統音樂

5 年前 / 0

人口僅3萬的鄂溫克族,因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很多歷史文化都是口耳相傳。尼瑪罕是鄂溫克族古老的說唱故事形式,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藝術學院邀請說唱傳承人何秀芝老人錄製演唱資料,搶救瀕臨失傳的傳統音樂。

「蟹」逅美味:從「一蟹獨寵」到「百蟹競放」?

5 年前 / 0

秋風起,蟹腳癢。備受關注的大陸陽澄湖大閘蟹近日開捕上市,大閘蟹市場隨之開啟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據大陸媒體報導,今年大閘蟹消費呈現「諸蟹並起」格局,除傳統的陽澄湖大閘蟹外,興化大閘蟹、固城湖大閘蟹、山東黃河口大閘蟹、盤錦稻田蟹等紛紛「攻城略地」,大陸消費者也開始回歸理性,從追逐品牌向注重性價比轉變。

第 91 頁,共 1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