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我在重慶「吞」輕軌
1998年,作為重慶第一條輕軌,2號線規劃在李子壩建站。與此同時,一棟住宅大樓也規劃在相同地點修建。經過交涉,最後決定輕軌和樓房同時建造,輕軌從樓內穿過。這在全大陸範圍內都沒有先例,對設計施工來說是很大的考驗。
「衛星的衛星」:探訪大陸第二代中繼衛星系統
把地面測控站升高到36,000公里的太空,為衛星與地球之間架起「資訊橋」,組網衛星被稱為「衛星的衛星」。3月31日深夜,天鏈二號01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大陸第二代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的首發星。
花果山裡堅守36年的「教書匠」
從台灣看大陸,視野往往受到各種有意無意的遮蔽,以至於遺忘了兩岸人民之間彼此都有的「共通感」。這裡有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訴說著最普通的人一輩子的堅守,最底層群眾走向小康的渴望。他們的故事,也可以是我們的故事,因為,兩岸人民的交往不能只有買賣,還要有互助、支援與扶持。
人工智慧促動中國大陸鄉村振興
在中國大陸中部的安徽省合肥市,謝成軍正在田間地頭做著最後的調試,他的團隊開發完成的「拍照識蟲」系統將在12月擴容到600餘種病蟲害識別,並於明年初正式投入應用。「拍照識蟲」並不是一項全新技術,然而傳統識別精度低,無法在野外實際應用,要實現這一需求必須依賴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實現識別技術的「自我進化」。
中美貿易戰下,大陸2018年進出口再創歷史新高
今日(14日)大陸海關總署發佈數據顯示,中國大陸2018年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多出2.7萬億元,同比增長9.7%,規模再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