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
東盟華盛頓特別峰會:預期很高,但成果有限|海外通訊
東盟希望的是各大國都能關照其利益。向其提供經濟、科技等領域的幫助和支持,實現雙贏、多贏,而不是將本地區作為戰場。美國關於這次峰會需要回答的一個最大問題是:拜登政府能否擺脫僅僅從與中俄戰略競爭的棱鏡來看待東南亞,這恐怕是東盟所需要的。華盛頓應該傾聽東盟國家的心聲,而不是一味醉心於零和博弈,把東盟當做「你上我下」的蹺蹺板。
猴痘在英國形成社區傳播!世衛預測:將出現更多猴痘病例
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截至21日,12個非猴痘流行國家已報告92例猴痘確診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世衛組織預測,全球猴痘病例可能進一步增加。猴痘主要在西非和中非地區流行,非洲大陸之外的首次猴痘疫情於2003年出現在美國。2018年以來,以色列、英國、新加坡等國在來自奈及利亞的旅客中發現猴痘病毒感染者。
拜登表態「願軍事防衛台灣」,外媒驚訝!白宮「又」緊急回應
美國總統拜登今日在與日本首相岸田共同出席記者會時就台灣問題表態。他在回覆記者有關「如果中國(大陸)攻擊台灣,美國是否會防衛台灣」的問題時回答了「會」。對此,外媒路透社認為,拜登這一表態似乎背離美國政府此前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略模糊」。針對拜登今日發言,路透社引述美國白宮官員消息指出,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政策沒有改變。
俄記者在烏軍防禦要塞裡發現遺留的《孫子兵法》
俄羅斯軍隊完全攻下馬里烏波爾後,在淪為一片廢墟的伊裡奇冶金廠,俄羅斯記者在烏克蘭武裝人員原先居住的掩體內,發現了一本中國古代兵書《孫子兵法》。《孫子兵法》雖然是講述如何用兵打仗、制勝敵人的方法和規律,但是孫子對於戰爭主張慎之又慎。不好戰,但也不畏戰,這才是《孫子兵法》彰顯的真正的中國智慧。
這座博物館現代堂皇 卻蓋不住美國迫害印第安人的黑歷史
用美國印第安部落立岩蘇族主席戴夫·阿爾尚博的話說,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種族滅絕和資源劫掠的規模有多大?數字說話:1887年至1933年,印第安人被奪土地達9000萬英畝(約合36.42萬平方公里);15世紀末到20世紀初,印第安人數量從數百萬驟減至25萬——兩個冷冰冰的資料背後有多少血淚故事?細思恐極!
人類將第一次生活在中國經濟體量兩三倍於美國的世界
美國應該停止打自己的臉,努力與中國競爭。這是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說的一番話。他說,中國將很快在經濟實力方面超越美國,當代人將在歷史上第一次看到中國的經濟實力會是美國的兩倍甚至三倍。眾所周知,美國號稱打壓老二專業戶,德國、蘇聯和日本都曾被美國打壓過,連所謂價值觀趨同的國家都不能避免,更何況是與美國價值觀和國家屬性都不同的中國。
槍支暴力!槍支暴力!一場源自美國的人造「大流行」
美國人的發家史就是一部槍戰史。近年來,美國民眾的不安全感隨著社會治安惡化、種族矛盾激化、警察暴力執法等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民眾只能擁槍自保,與槍支有關的暴力事件此起彼伏。2021年有約4.5萬名美國人死於槍支暴力事件,成為美國槍支暴力史上最致命的一年。
「鐵娘子」柴契爾夫人雕像在家鄉揭幕,落成不久就被扔雞蛋
15日,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雕像在其家鄉格蘭瑟姆落成後不到兩小時,就被人扔雞蛋以示抗議。當地的人們對計畫耗資10萬英鎊(約365萬新台幣)為雕像舉行揭幕儀式感到不滿,甚至有人在臉書上發起了一場「扔雞蛋比賽」,並吸引了1.3萬人的關注。於是,揭幕儀式被取消,雕像15日以非常低調的方式被安裝到位。
立陶宛:台灣以「品質問題」拒買穀物製品
立陶宛Delfi新聞網9日報導,台灣方面宣佈拒收立陶宛多家糧食廠商發貨的穀物製品,台灣方面聲稱,立陶宛廠家提供的產品「存在品質問題」,截至目前,台灣和立陶宛方面均未明確這些產品具體存在什麼問題。立陶宛農業部門表示,他們正與台灣當局所謂的「駐立陶宛代表處」溝通此事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俄羅斯勝利日紅場大閱兵,這五個細節很不同尋常!
戰火還在烏克蘭繼續,莫斯科紅場軍旗獵獵。這或許更預示著俄羅斯的不會妥協。在普京看來,北約的步步緊逼,讓俄羅斯已退無可退,只能反擊。兄弟之國,最後兵戎相見,實在是一個悲劇。悲劇還在繼續,和平路茫茫,滿眼盡血光。這個世界,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