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
沙烏地響亮拒絕美國減產石油要求 拜登警告「一定會有後果」
美方官員要求沙烏地及其他海灣地區產油國推遲一個月實施減產計劃,但沙烏地方面認為,拜登政府提出這一要求,只是因為擔心在美國11月8日國會中期選舉前這段關鍵時間內油價繼續飆升,從而大大打壓民主黨支持率,因而說了個「響亮的不」。拜登11日受訪時強調,沙烏地的做法「一定會有後果」。
美國一船氣賺超1億美元利潤!馬克宏喊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歐盟追隨美國對俄施加多輪制裁,美國卻高價向歐洲出售天然氣。據歐洲多家媒體報導,美國公司每艘駛往歐洲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可賺取超過1億美元利潤,讓業內人士大呼「瘋狂」。一邊是美國大發橫財,一邊是歐洲叫苦不迭。
梅克爾再次表態:只有俄羅斯參與,歐洲持久和平才能實現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當地時間周四(6日)再次就俄烏衝突表態,她認為,「只有在俄羅斯的參與下,歐洲的持久和平才能實現」。梅克爾表示並警告稱需認真對待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言論。
花俊雄:《台灣政策法案》製造一中一台,將成為武統催化劑|海外通訊
美國政府炮制《台灣政策法案》歸根結柢事實上就是要製造「一中一台」,如果該法案獲得通過,將讓中國大陸退無可退!整軍經武盡快武統將成為唯一的正確選擇。因此,《台灣政策法案》將成為武統的催化劑。《台灣政策法案》是否使台灣更加安全,值得台灣當局,特別是台灣同胞深思!
澤倫斯基如何從演員變成總統?
美國能把澤倫斯基捧成「西方偶像」,也能將他送進墳墓。烏克蘭很「民主」,這種「民主」深受美國喜歡。但一個喜劇演員上台,也意味著一齣悲劇正在烏克蘭上演……等烏克蘭毀滅之後,他的歸宿會是以色列嗎?
萬萬沒想到,北溪二號B線橫空出世,壓力回到德國這邊
「北溪」管道洩漏將對歐洲造成「嚴重打擊」,讓歐洲更容易受到能源危機引發經濟嚴重衰退的影響,不得不更加依賴美國。但萬萬沒想到,北溪二號竟然有B線,不僅推翻此前輿論的擔憂,更讓美國原本獲得的戰略優勢出現大翻車。
華春瑩連發13張圖,見證中國與亞非拉人民在一起
10月5日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寫下上述文字,並連發13張圖。仔細對比這些印在各國紙幣上的地標建築或矚目成就,會發現它們的共同點就是「中國建造」,展示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合作與互助發展。
評前英國首相布萊爾最新表態:西方應清醒應對中國崛起|海外通訊
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7月16日在倫敦西郊的迪奇利公園舉行的一場支持美國和歐洲結盟的論壇上,發表題為《烏克蘭之後,西方領導層現在得到什麼教訓?》的演講。布萊爾認為世界正處於歷史轉折點,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或蘇聯解體:只是這一次,西方國家顯然並不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