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
為台灣而戰?中國對和平統一有信心,不會隨西方媒體起哄而動搖|海外通訊
英國媒體《經濟學人》繼2021年5月的封面故事將台灣稱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之後,又於今年3月11日最新一期雜誌,以台海風雲作為封面故事,標題為〈為台灣而戰—新冷戰爆發點特別報導〉。然而中國對於台灣和平統一有一定的信心和定力,不會隨著美西方媒體的起哄,而產生動搖。
美國的最終目的,是將中國拖入深層冷戰
美國通過摧毀外匯來破壞經濟,在蘇聯身上已成功實現過一次,但中國與蘇聯有本質上的區別,西方嚴密的科技絞殺戰,直擊蘇聯要害,讓蘇聯失去了發展動力,而今天中國是全面發展的工業大國,根本沒辦法封死中國。美國最後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通過戰爭,將中國拖入深層次冷戰。
非洲迦納社會主義運動者:「我們收入的120%都用來還債,還談什麼發展?」
迦納資深媒體人、社會主義運動組織總書記普拉特先生接受陸媒《觀察者網》專訪,指出他們政府每年收入的120%都用來償還外債及利息。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在入不敷出的條件下發展,這根本不可持續。西方資本主義透過剝削非洲發展本國,非洲不可能走西方現代化道路。
布林肯聽證會被抗議 反戰組織:「當個外交官,別做好戰者」
「布林肯,當個外交官,別做好戰者」,抗議人士打斷布林肯講話的這一幕發生在22日的美國聽證會現場。當天聽證會現場,這群抗議人士陸續站了起來,舉起標語牌,進行喊話,由此打斷了布林肯的講話。
20年了,美國在伊拉克留下的廢墟仍在
今年是伊拉克戰爭爆發20周年。2003年3月20日,美國打著「反恐」「民主」等旗號開始對伊拉克發動空襲。然而這場為美國戰略服務的戰爭,卻讓伊拉克20多萬無辜百姓死亡,直到2023年年初,伊拉克1/4的人口,約110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普京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俄羅斯和中國──面向未來的伙伴關係
3月2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標題為《俄羅斯和中國——面向未來的伙伴關係》。文章指出,很高興能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在世界最大、最有權威的報紙之一發表文章向友好中國人民致意。此訪意義重大,再次證明俄中伙伴關系具有特殊性,始終建立在互信、尊重彼此主權和利益的基礎上。
福島核污水排海再引熱議:「日本此舉無異於對我們發動核戰爭」
備受世人關注的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海近日再次引發熱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本月3日稱,鑒於福島核污水儲存罐即將飽和,日方將於今年春季到夏季將核污水排放入海,這一時間無法推遲。這一表態引發眾怒,有網友吐槽:「我想讓日本首相在處理這些核污水前,先親自喝一升。」
矽谷銀行倒閉,背後有沒有更大的雷?
矽谷銀行倒閉事件暴露了美國在加息過程中,對自身金融體系的穩定性考慮欠妥,特別是對中小銀行的整體性風險認識不足。矽谷銀行會不會引發又一場國際金融危機?不少專家認為,目前看,可能性不大。
亞洲的第三條道路──東盟如何在大國競爭中生存和發展|海外通訊
本文闡述東南亞這個世界上文明交彙最複雜的地區,如何在中美兩大國激烈競爭中生存和發展,東盟所走的第三條道路對全球南方所帶來的啟迪。本文作者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春秋高級研究員馬凱碩,由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摘譯。
美國史上規模第二大的銀行倒閉事件 震驚美歐金融市場
美聯儲說,矽谷銀行是美國第16大銀行,截至去年12月31日擁有約2090億美元的資產。該行是自2008年金融體系接近崩潰以來倒閉的最大銀行,僅次於在金融危機時期倒閉的華盛頓互惠銀行。此事仍引得人們擔心可能爆發範圍更大的銀行業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