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要聞
兩岸民間交流不「斷流」 共同紀念台灣漁船直航湄洲島30周年
剛參加完媽祖祭拜活動,來自台灣宜蘭南方澳南天宮的十幾位台灣民眾便簇擁在福建湄洲媽祖祖廟的圖片展板前。面對著30年前一組登陸湄洲島的老照片,這些年過半百的台灣人仔細辨認,興奮地談論著。 1989年5月,在時任南天宮主委林源吉的率領下,220名台灣人乘20艘漁船衝破重重阻礙直航福建莆田湄洲島謁祖進香(另有120人從香港轉機來大陸匯合)。這一活動引起廣泛關注。
山東航空將開通濟南至花蓮、青島至台中兩條新航線
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自今年7月4日起,將開通濟南至花蓮、青島至台中兩條直飛新航線。新航線的開飛,將助力山東齊魯大地與台灣地區的經濟、文化往來,增進兩岸之間的交流。
金廈航線廈門五通客運碼頭全面啟用
「新五緣」號客輪載著165名旅客從廈門五通碼頭駛出前往金門。這標誌著金廈航線廈門五通客運碼頭三期全面啟用。今後,所有從廈門出發的金廈航線旅客,均轉由三期候船樓登船。
中國大陸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
中國大陸工信部6日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大陸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當前,全球5G進入商用部署的關鍵期。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中國5G產業已建立競爭優勢。 目前中國5G中頻段系統設備、終端晶片、智慧手機處於全球產業第一梯隊,具備了商用部署的條件。 (文中有日本製作5G科技應用的模擬影片)
世界最大橫跨兩岸海峽 公鐵兩用斜拉橋合龍
6月5日上午,隨著1,100噸架梁起重機將一塊452.1噸重的鋼桁梁架設在指定位置,世界最大跨度跨海峽公鐵兩用斜拉橋——福平鐵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元洪航道橋主橋正式合龍。
端午節中國大陸出入境高峰 日均出入境205萬人次
端午節假期將至,大陸口岸即將迎來出入境客流小高峰,預計日均出入境旅客將達205萬人次,同比增長7.6%。 統計顯示,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雲機場等大型空港口岸出入境客流較平日增幅明顯,預計日均分別達到8萬人次、10.9萬人次、5.2萬人次。
福建推出42條措施 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福建省近日就加快兩岸互通往來、為台灣民眾與企業提供同等待遇和加大兩岸文化交流等推出42條措施,期許把福建打造成台灣民眾與企業登陸的第一家園。 推進向金門馬祖通水部分,不僅加強向金門供水源頭龍湖水庫環境保護,加強輸水管道維護,也推進向金門馬祖供應液化天然氣,以及向金門馬祖通電,並研擬廈金大橋和福州連江至馬祖通橋方案。 福建也鼓勵台灣人參與城市管理和基層治理,可受邀列席、旁聽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台灣人集中的當地政府可聘請台灣人擔任市政顧問。
大陸鄉村振興政策 為兩岸休閒農業開啟合作機會
台灣農村建設經歷了從單純農業到農業、農村、農民「三農一體」,從簡單生產到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兼顧」,從傳統農村聚落到農村社區生活圈、農村休閒旅遊圈、農村產業發展圈「三圈佈局」的過程。 台灣的經驗可為大陸提供借鑒和幫助。在大陸推進鄉村振興策略的背景下,加強兩岸休閒農業合作有助於實現「兩岸一家親,鄉村共振興」的目標。
台灣文化界人士劉公島探尋兩岸共同記憶
山東威海灣的劉公島上,甲午戰爭博物館形似一艘巨大的軍艦。館內設有專區,展示了多幅甲午戰爭後反割台鬥爭的照片:「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拱手而讓台」。 這令68歲的台灣作家鄧相揚感慨良多:「甲午戰爭改變了中國的命運,特別是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台灣十縣市攜手福建湄洲宮廟 共建媽祖文化旅遊圈
近日,台灣中華媽祖聯誼會會長張偉東率領台灣高雄市、嘉義縣、新北市等宮廟代表近百人,26日前往媽祖文化發祥地福建莆田湄洲島交流拜訪,與湄洲島管委會、湄洲媽祖祖廟代表一同種植「兩岸同願林」並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媽祖文化旅遊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