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 兩岸影視

《少年吔,安啦》《戀戀風塵》《童年往事》在大陸杭州兩岸影展放映

2 年前 / 0

11月11日晚,第三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兩岸影視文化專場在杭州橙天嘉禾影城來福士廣場店拉開帷幕,本次影展展出《少年吔,安啦》《戀戀風塵》《童年往事》3部台灣電影和《春江水暖》等5部大陸電影。活動旨在為兩地電影人和觀眾搭建一個優秀電影作品觀摩和交流的平台。

李立群上海居家隔離,意外在抖音上爆紅的那些事

2 年前 / 0

李立群一條有176萬點贊的抖音。他站在陽台上,對著鏡頭發牢騷:「哎喲居委會也不幫忙買煙,沒事兒幹,在家掃地唄,掃完地擦擦玻璃,擦完玻璃看看書……你看這花,第一次澆水blabla,第二次澆水blabla。」人們為什麼愛看他? 大概原因有二。一是,老李視頻裡,我們還能看到此刻上海相對真實的模樣。二是比起離得越來越遠的話筒。 老李沒有目的的「無聊」,反而是一道更讓人安心的情緒出口。

共度疫情!兩岸群星合唱《明天會更好》,夏玲玲、劉雪華久違露面

3 年前 / 0

知名主持人曹啟泰,日前在社交平台發佈2022版的《明天會更好》MV,邀請海峽兩岸47位群星合唱。影片中有不少久未公開露面的藝人,包括劉雪華、夏玲玲、辛曉琪、游鴻明等,其中李建復更是出現在1985年的舊版與2022年的新版本中。

好萊塢電影《月球隕落》裡的中國元素

3 年前 / 0

早在今年2月初於台灣新春檔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月球隕落》,於3月25日在中國大陸首映,在新冠疫情波及中國多地的情況下,獲得上映10天票房破億的佳績。電影中多次出現的中國元素成功引起大陸觀眾們的注意。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好萊塢大片裡的中國元素一部分原因是中國市場的吸引力。

《我的祖國》何以成為大陸最具影響力的歌曲?

4 年前 / 0

《我的祖國》多次成為兩岸三地之間熱論的話題歌曲,2019年更是大陸眾多網友評論為一聽就熱淚盈眶的最具影響力的歌曲。但許多台灣民眾對《我的祖國》相對陌生,為何《我的祖國》如此具影響力,成為一代人的回憶?對此,犇報編輯轉載《新華每日電訊》2019年介紹《我的祖國》一歌的背景文章,供犇報讀者參考。

去浪漫化的《八佰》 現實遠比幻想更能打動人心

4 年前 / 0

中國的影視劇需要「硬現實主義」,只有「硬現實主義」才能啟發現實。尤其是在當下外部壓力再度增強的形勢下,更加不需要那些假浪漫的輕浮。我聽說《八佰》的主創盡可能找到所有健在的當事人和後人來核驗事實,是有向現實主義靠攏的這份心的,憑這一點,我認為值回票價。實際上,淞滬會戰時普通民眾的表現,真實的記述就已經足夠可歌可泣,還是那句話,現實永遠最能打動人心。

《無主之子》,用「貼地」的視角重新認識台灣

4 年前 / 0

即將在6月28日推出的最新電視電影《無主之子》取材自真實社會事件改編而成,從遭受多重歧視的越南移工切入,一家三口,各有著不同的身份歸屬,看似陌生的題材,其實是從「貼地」的視角,引出社會底層多種邊緣身份的悲歡離合,這是一部台版的「万引き家族」。

大陸第一批五星級酒店 | CCTV紀錄

6 年前 / 0

1983年,廣州白天鵝賓館開門迎客。它是大陸最早的一批中外合資酒店,也是第一批五星級酒店之一。本片敘述了白天鵝賓館從籌備到開放營業的整個過程。重點展現了開業前夕,管理者就是否應該四門大開産生爭論,最終決定向全體市民開放的過程。

沙漠變森林:塞罕壩的奇蹟

6 年前 / 0

曾經「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塞罕壩(清代木蘭圍場),如今變成百萬畝人工林海。三代人薪火相傳,代代堅守植樹,成就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2017年,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用影像續寫「我們愛」——上海兩岸青年短片大賽開跑

6 年前 / 0

作為兩岸青年影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第三屆兩岸青年短片大賽1月8日在上海啟動。活動以「我們愛」為主題,鼓勵參賽青年用鏡頭講述兩岸交流故事,借此培育更多影視和文化創意人才。

第 2 頁,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