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俊雄:拜登中東之行空手而返,美國一家獨大局面正趨終結|海外通訊

By 花俊雄 / 2022-08-08 13:00:27 /
美國
中東
俄羅斯
摘要:

拜登忽視了一個新事實,中東由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正趨於終結。如今,中東在安全上形成了美俄並立的二元結構,在經濟上則形成了中美歐並立的多元格局。儘管美國從未離開中東,但其在中東地區的霸權早已今非昔比。如果拜登政府及早認識到這一點,美國的中東外交就會少一份尷尬,多一份收獲。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xxx拜登與沙特王儲薩勒曼碰拳。圖片來源:法新社

美國總統拜登自7月13日至16日展開他為期4天的「中東首秀」,他先後訪問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特阿拉伯,並在紅海之濱的吉達主持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簡稱「海合會」)6個成員國沙特、阿聯酋、卡塔爾、阿曼、科威特和巴林以及埃及、約旦和伊拉克等3國的地區國家「安全與發展峰會」,表面上看來很風光,但媒體對拜登中東之行的評價與預測一樣糟糕。路透社稱,除了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碰拳顯示美沙關係的艱難修復之外,拜登幾乎是「空手」而返。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7日稱,拜登沒能從沙特獲得增加石油產量的具體承諾以緩解通脹,也沒有在緩解巴以衝突問題上取得一點進展,他返回華盛頓時「沒有任何可以向國內民眾展示的具體成果」。在吉達舉行的峰會上,拜登熱切地向中東各國領導人保證,美國不會「離開」該地區,「留下一個由中國、俄羅斯或伊朗填補的真空」。而在俄烏衝突擴大了美國與中東產油國的裂痕之際,拜登在中東拉一個「新群」以期建立「中東版的北約」的企圖遭到了這些國家的警惕和回避。《紐約客》雜誌稱,拜登的中東之行「劃出了新的路線」,他將美國政策和中東局勢帶向了「更加危險的方向」。

拜登拿不出解決巴以問題的方案與誠意


xxx美國總統拜登抵達以色列。圖片來源:擷圖自推特

當前,在美國戰略重心轉向大國戰略競爭,不斷減少對中東戰略投入的背景下,長期被邊緣化的巴以問題早已不再是美國中東政策的優先事項。因此,拜登的此次中東之行在推動巴以和談方面完全是為了表達「政治正確」而支持「兩國方案」,既無系統解決巴以問題的方案,更無解決巴以問題的誠意。

相反,受美國國內選舉需要以及以色列的壓力,通過對美以同盟關係進行再確認、再保險,進而在美國國內爭取猶太利益集團的支持,才是拜登訪問以色列的真正目的所在。14日,正在耶路撒冷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同以色列總理拉皮德舉行會晤,隨後共同發布了《美以戰略夥伴關係耶路撒冷聯合聲明》。

聲明再次強調了美以關係的重要性,強調「兩國牢不可破的紐帶」及「美國對以色列安全的持久承諾」;聲明承諾美國將全面執行此前與以色列簽訂的軍事援助協議,即根據2016年美以簽署的10年期軍事援助協議,美方將為以色列提供380億美元;聲明強調根據以色列的安全情況,提供包括導彈防御系統在內的額外援助資金,特別強調美國將動用其「國家力量的所有要素」來確保伊朗不能獲得核武器,並承諾與其他夥伴合作應對伊朗「侵略和破壞穩定的活動」。

但以色列對此仍表示不滿,以色列總理拉皮德還要求美國為伊朗重返核協議談判設立截止日期,拜登只能無奈拒絕。由此可見,美國在政治、軍事和安全方面都為以色列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支持,在巴以問題上,拜登偏袒以色列的立場與川普無異,同樣根本無法擺脫美國歷來偏袒以色列的政策頑疾。

xxx拜登和以色列看守總理拉皮德。圖片來源:美聯社

巴以問題根本不是拜登此訪優先事項,拜登訪問巴勒斯坦更像是為了完成一項「政治任務」,訪問主要是為民主黨在美國中期選舉造勢,他根本不會提出任何有關解決巴以問題的新思路。

拜登在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舉行會談時宣布,美國將為巴勒斯坦提供3.16億美元的援助,這項援助計劃包括為耶路撒冷的醫院提供1億美元資金,但這筆捐助仍需等待國會批准。另外,拜登政府將恢復向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程處提供財政支持,向其提供2億美元的援助款項。阿巴斯要求美國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從恐怖主義名單上刪除,並重新開設美駐耶路撒冷總領事館和巴解組織駐華盛頓辦事處,但未得到拜登的直接回應。

此外拜登一方面表示支持巴以問題「兩國方案」,但同時表示「兩國方案」的條件尚不成熟。因此,巴勒斯坦人感到拜登雖重提「兩國方案」,但純粹是偽裝的虛言,他根本連對巴人自治區土地也欠缺尊重。至於對美籍巴勒斯坦女記者阿克利赫早前疑被以軍槍擊身亡,也沒有半點真誠的關注。因此,拜登訪問約旦河西岸和巴勒斯坦人自治政府其實沒有意義。

和平?在巴以地區依然遙不可及。而在拜登結束對巴以地區的訪問僅僅幾小時後,以色列就分享了多枚火箭彈從加沙發射到以色列的視頻,16日晚些時候,以色列空軍對加沙地帶目標發動空襲報復。

美國在中東影響力江河日下


拜登完結以巴之旅,便從以色列的特拉維夫直飛沙特,這被認為拜登此訪屈指可數的成果之一。沙特民航局16日宣布,將向所有航空公司開放其領空,為更多往返以色列的飛越航班鋪平道路。以色列看守總理拉皮德稱此舉是「與沙特阿拉伯關係正常化的第一步」。但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親王稱:「在與巴勒斯坦達成兩國解決方案之前,沙特不會與這個猶太國家關係正常化。」《以色列時報》稱,這與拜登的說法相矛盾。沙特外交國務大臣朱拜爾還告訴記者,沙特開放天空並非出於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願望,推動因素是該國成為全球創新和重大體育賽事中心的雄心。

拜登此次訪問中東的重頭戲是訪問沙特,並在吉達召開由6個「海合會」成員國以及美國、埃及、約旦、伊拉克領導人參加的「安全與發展峰會。拜登此行的直接項目很多,包括美國最關心的石油增產以解決國內高油價導致的通脹問題,組建「中東防空聯盟」以防備伊朗威脅和確保盟友的安全利益,挑撥中東國家排斥中俄、對抗伊朗等,其核心目標是調整和鞏固盟友關係,挽救美國在中東日趨衰落的領導地位。但美國在中東的權力和聲望危機並非年邁的拜登所能力挽狂瀾,相反,拜登抵達時,沙特僅派一名省長級官員相迎的冷淡待遇,卻殘酷地反映出美國在中東影響力江河日下的現實。

xxx圖片來源:海峽直通車

首先拜登最為看重的石油增產方面,在「安全與發展峰會上,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表示,沙特有能力將國內原油產能由每天1200萬桶提升至1300萬,但暫時沒有額外能力將原油產量繼續提高,他把問題踢給8月3日舉行的第31屆歐佩克+部長級會議。這當然不能讓拜登滿意。在8月3日的部長級會議上歐佩克+同意9月份日產量增加10萬桶,創下史上最小增長幅度,由於這一結果低於此前市場普遍預計的30萬/天至40萬/天,市場的情況是否能有助於降低美國油價,從而減緩通脹,仍有待觀察。

其次,在拜登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舉行會晤時,出於國內政治需要,再次以美國習慣的「人權衛道士」姿態利用美籍《華盛頓郵報》記者卡舒吉遇害案向沙特施壓,強調穆罕默德·薩勒曼對此一事件負有責任。薩勒曼對於拜登的指控進行了毫不客氣的回擊,並以美軍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瘧囚事件、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美籍巴勒斯坦女記者在約旦河西岸被以軍殺害等事件,美國卻未置一詞對拜登反唇相譏。

此外,薩勒曼還以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輸出民主和價值觀失敗,直言不諱地批評美國的中東政策,同時強調,全世界固然有共同的價值觀,但各國仍有其個別的價值觀,在國際關係中彼此尊重對方的價值觀至關重要。美國長期在中東充當民主、人權的「教師爺」,此次其最高領導反被盟友沙特王儲「教訓」,可謂顏面掃地。

再次,在訪問中東過程中,拜登多次強調伊朗的活動正在破壞地區的穩定,美國絕不允許伊朗獲得核武器。他表示,美國及其盟友有決心贏得地區恐怖威脅,美國承諾將加強地區盟友防空和預警能力以應對空中威脅。但是,阿拉伯國家對拜登鼓吹的「中東防空聯盟」並未形成共識,對於主要針對伊朗的「中東版北約」計劃也相當警惕,並加以回避。

xxx拜登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舉行會晤。圖片來源:法新社

遜尼派國家有好些認為美國利用伊朗問題,在中東地區挑撥離間,加強該地區的矛盾和不穩,他們甚至抱怨川普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而拜登卻沒有撥亂反正,更要加大針對伊朗,增加了中東地區的核危機,現在並且欲建構「中東版北約」,這不免讓人質疑究竟拜登是為戰爭或和平踏上這次中東之旅?

當前,中東仍處於「中東大變局」的後續震蕩期,地區正經歷由「亂」到「治」的艱難轉型,安全、發展是眾望所歸、民心所向。尤其是阿拉伯世界反思「阿拉伯之春」10年來的艱難折磨和痛苦轉型教訓,逐漸認清唯有發展才是解決各類難題的總鑰匙,因而必須將主要精力用於內部發展。

沙特這個主要的遜尼派國家和主要的什葉派國家伊朗連年爭鬥均已導致各自「戰略透支」,本國財政缺口不斷拉大,當權者威信受損,傷及政權穩定。沙特等海灣國家正逐漸改變以往對伊朗的正面對抗打壓策略,轉而尋求與伊朗長期共存的「新常態」。與此同時,伊朗因長期受美歐等西方國家制裁出現財政軍費吃緊,近年來有意收縮地區戰線,調整外交政策優先投入方向,尋求與沙特等周邊國家改善關係。拜登拉幫結伙與伊朗對抗逆流而動當然注定失敗。

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正趨終結


最後,在沙特吉達舉行的峰會上,拜登聲稱美國「不會離開」中東,留下一個由中國、俄羅斯或伊朗來填補的「真空」。事實上中國早就明確表示過無意填補「真空」的中東外交原則。

2016年,習近平主席訪問中東,在埃及發表演講時明確提出了中國中東政策的「三不原則」:中國不找代理人,而是勸和促談;不搞勢力範圍,而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不謀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網絡。隨著美國在中東「以實力促和平」及「以民主促和平」的戰略均告失敗,中國所倡導的「以發展促和平」及「以發展促安全」的理念愈發受到中東國家期待。

xxx圖為2022年1月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舉行會談。 圖片來源:中國大陸外交部

近年來,美國不斷施壓中東國家,要求他們對中國的投資進行審查,對中國承辦的項目施加阻力,拒絕中國的5G項目等等。但中東國家很清楚,中國在經濟、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巨大的優勢,也與其經濟轉型發展存在巨大的契合性。中國已成為中東最大的投資者和最大的貿易夥伴。所以,針對拜登的挑撥,沙特外長朱拜爾明確表達了繼續保持與中國合作的意願。

至於俄羅斯,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曾經一落千丈,但是近年來,俄羅斯利用敘利亞危機和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重返中東。目前俄羅斯在安全、軍購、能源、反恐領域與中東國家有很多合作。即使是俄烏衝突爆發後,包括以色列、沙特在內的很多中東國家都沒有加入到美國制裁俄羅斯的陣營當中,更多展現出中立姿態,這也充分彰顯出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

就在16日拜登剛剛結束中東之行後,俄羅斯總統馬上於19日訪問伊朗,並將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伊朗總統萊希舉行會晤。而參加此次會晤的中東大國土耳其在俄烏衝突中更是在多方之間展開斡旋,甚至就芬蘭、瑞典加入北約一事和美國進行討價還價。這些都是中東地區大國關係日趨平衡的體現。

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本·法爾漢·沙特說:「這個地區成熟了,這意味著我們與一些夥伴發展了戰略關係」。他說,本次峰會明顯顯示華盛頓依然是地區的主要戰略夥伴,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國家不能與其他國家也有「強勁的夥伴關係」。拜登顯然忽視了一個新事實,即作為冷戰後國際秩序轉型較早開始的地區,中東由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正趨於終結。

如今,中東在安全上形成了美俄並立的二元結構,在經濟上則形成了中美歐並立的多元格局。面對中國的快速崛起,美國的中東盟友紛紛開始「向東看」,試圖學習中國發展經驗,搭上中國經濟快車,並期待中國更多地參與中東事務。簡言之,儘管美國從未離開中東,但其在中東地區的霸權早已今非昔比,繼續迫使盟友「選邊站」的做法很可能適得其反,尤其是在美國「從中東收縮」的背景下。如果拜登政府及早認識到這一點,美國的中東外交就會少一份尷尬,多一份收獲。

您可能有興趣】
中美能否在理性範圍內作為競爭對手
中國以「結伴不結盟」抗衡美國的結盟軍事圍堵
花俊雄:中東六國訪華的真相,中東人民才是中東的主人
楊渡:裴洛西走後,風暴才開始
「玩火者」裴洛西執意訪台 引起美國國內諸多爭議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