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壓科研、敵視移民!川普正在毀掉美國80年的偉大|海外通訊
川普政府正系統性地瓦解曼哈頓計畫和二戰留給美國的科研文化,而正是這種文化推動了美國的繁榮。川普的所作所為,非但不能使美國再次偉大,反而會加速百多年來美國世紀的終結。川普正在毀掉美國80年的偉大。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曾任職聯合國翻譯處30年)
與長崎(右)原子彈爆炸後所產生的蕈狀雲。圖源:維基百科.6fa0b827ab421628.jpg)
1945年8月6日,第一顆原子彈在日本廣島爆炸,三天後第二顆原子彈在長崎爆炸,日本天皇於8月15日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於焉結束。
在紀念這些日子時,不能不提及研發原子彈的驚人計劃:曼哈頓計畫。曼哈頓計畫研發出來的原子彈加速了二戰的結束,是一座高聳的豐碑,是人類努力與成就史上的偉大壯舉之一。然而,川普政府正系統性地瓦解曼哈頓計畫和二戰留給美國的科研文化──正是這種文化推動了美國的繁榮。在現代史上,還從未有國家如此徹底地背棄自己的核心優勢。
8月13日,《魔鬼伸向天空:原子彈的製作與釋放的口述歷史》(The Devil Reached Toward the Sky: An Oral History of the Making and Unleashing of the Atomic Bomb)一書的作者加勒特·格拉夫(Garret Graff)在《紐約時報》刊載的一篇文章題為《白宮正在毀掉美國80年的偉大》作了扼要的敘述。

白宮已將曼哈頓計畫最偉大的遺產揮霍殆盡
格拉夫指出,當年成就曼哈頓計畫的關鍵要素,如今正遭受衝擊。川普政府大幅削減科學與健康研究經費,背棄了由移民的創新精神與遠見所推動並革新的歷史傳統。格拉夫認為,白宮已將曼哈頓計畫最偉大的遺產揮霍殆盡──其核心並非原子彈本身,而是開闢了科學與政府協作的新範式。
從1939年至1941年,一群主要由那些從希特勒統治下的歐洲逃離出來的猶太難民科學家,主要是來自匈牙利、德國和義大利組成的群體(其中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與政府和軍方進行了接觸。科學家們向他們介紹了核裂變的發現、對戰爭的影響,以及他們對希特勒可能會首先研製出原子彈的擔憂。
軍方對此不屑一顧。物理學家尤金·維格納(Eugene Wigner)回憶說,「他們很友好,面帶微笑,但他們完全不指望世上真能造出原子彈。」物理學家亞瑟·霍利·康普頓(Arthur Holly Compton)(1942年12月在芝加哥大學一個舊壁球館裡主持建造全球三個核反應堆)解釋說:「當時美國政府尚未認識到新興科學領域的研究是國家實力的重要源泉。華盛頓沒有任何個人或機構有能力充分處理一項新的科學進展,儘管有著緊迫而重大的意義,卻難以界定。這完全不符合我們的傳統。」
這種疏遠的關係並未持續太久。到1945年,這個後來被稱為曼哈頓計畫的20億美元項目,在從田納西州橡樹嶺到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基地僱用了數十萬美國人。像它和麻省理工學院助力雷達技術突破的輻射實驗室這樣的「二戰」科研項目,永遠改變了這個國家和世界的格局。

曼哈頓計畫衍生的橡樹嶺、洛斯阿拉莫斯、伯克利等國家實驗室,成為戰後數十年科技突飛猛進的支柱。之後陸續加入的有:1950年成立的國家科學基金會、1958年成立的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戰後轉型為主要資助機構的國立衛生研究院,更不必提美國宇航局、能源部等眾多機構了。
並不算高的政府投資得到了驚人的回報;僅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就催生了互聯網、GPS和莫德納的新冠疫苗。
當中國研發事業騰飛,川普政府卻背棄傳統
如今,就在中國的研發事業騰飛之際,川普政府卻在背棄這一傳統。國家科學基金會等機構遭受重創,政府對高校的打壓已導致全美各地的科學及健康實驗室經費銳減;共和黨掌控的國會與川普政府正扼殺太陽能電池板、電動車等全球熱門技術的發展,美國恐怕不僅會掉在後面,甚至有可能徹底出局。
就連天氣預報和高質量的政府數據收集等基礎服務也面臨崩潰,官員們開始取消公共衛生領域的進步措施,比如在飲用水中添加氟化物和強制性兒童疫苗接種。小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Kennedy)領導的「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正著手削減臨近取得突破的研究,包括可能有助於治療膠質母細胞瘤和胰腺癌等高致死率疾病的mRNA療法。
此外,政府還對移民開戰,對赴美開拓事業、尋求突破、創立變革性企業的外國研究人員與學生採取敵視態度。在過去一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美國頂尖學府的吸引力、對科學的開放態度以及民主傳統,正如當年吸引費米(Fermi)、維格納(Winger)、泰勒(Teller)以及曼哈頓計畫的大多數核心成員那樣,將最傑出的英才匯聚至此。

在美國最頂尖的商業俱樂部——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的五家公司中——移民及其後代都扮演著核心角色。蘋果的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是敘利亞移民之子;谷歌的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生於莫斯科;英偉達的黃仁勛生於台灣;甚至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關鍵早期投資來自他的養父,一位古巴難民。
令人費解的是,對高校及政府資助研究的攻擊竟來自川普政府——該政府2020年曾主導媲美曼哈頓計畫的曲速行動,以驚人的速度研發出並投放新冠疫苗。同樣令人困惑的是,這種發展模式卻遭到了埃隆·馬斯克(Elon Mask)和馬克·安德裡森(Marc Andreessen)等人的破壞,前者曾是一名移民學生,後者的財富來源於網景公司——一家以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發明為基礎建立的公司。
世界正處於人工智能突破的邊緣,假以時日,其變革意義或堪比「二戰」期間原子能的釋放。然而,美國能否保持科技優勢,是一個未知數。
若中國趁美國自損之際搶占先機,贏得21世紀的未來發明主導權,美國或終將發現──美國辜負了曼哈頓計畫最偉大的遺產。
川普的做法,破壞了美國歷任領導人80年來的布局,最終不僅會讓美國受損,更會破壞整個世界。

川普可能破壞美國在「二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
美國是二戰後國際秩序的最大受益者,然而川普似乎認為美國是「替罪羊」,並熱衷於自己那套交易主義。最終,川普可能會破壞美國在「二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這個秩序的核心,就是聯合國,而今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
根據川普給出的那套說法,美國在聯合國中的投入完全是虧本買賣。在他眼裡,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是在吸美國的血,卻沒有給美國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好處。因此,為了落實「美國優先」,川普主動退了不少「群」。
在第一任期時,川普退出過《巴黎氣候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而在拜登政府上台後,把「燒餅」又重新翻了過來,加回了不少「群」。而本次川普的重新回歸,又讓局勢出現了變化。重返白宮當天,川普就用一項行政命令,宣布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巴黎氣候協定》。除此之外,他還公布了一系列「美國優先」政策。
川普的這套做法,在美國國內其實相當有市場,更是得到了支持者的狂熱追捧。他們的想法非常簡單,那就是認為美國政府與其把錢花到國外,不如把錢用到自己身上。而川普這些行動的影響累積下來,則可能帶來一個後果,那就是損害美國的領導力。
或許會有人覺得,相比真金白銀給出去的援助,領導力這幾個字顯得有些虛無縹緲,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在二戰後,美國通過歐洲復興計劃,對西歐各國進行援助和重建,換來了美國對歐洲深層次、長久的影響力。在美國維持霸權的過程中,盟友發揮的作用不可或缺。
在聯合國安理會,美國同樣有著一票否決權。在本輪巴以衝突中,美國靠這一權利,幫了以色列不知道多少次,本質上都是在維護美國的中東利益。
總的來說,在二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中,美國占據著主導位置,並借此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在一些美國人看來,美國是如今國際秩序的最大受益者,這個話不是沒有道理的。然而川普現在做的事,卻是親手破壞美國曾經的布局。
說到底,影響力是會被填補的。川普主動撤出美國的影響力,自然會有其他國家願意補上。事實上,自從川普上台之後,不少美國媒體都在反復強調,如果川普一意孤行,中國、俄羅斯等國將成為「贏家」。
川普重返白宮100天,卻讓美國倒退100年。川普正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造成災難性的破壞,他所謂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在川普4月初向全球徵收關稅之時,哈佛大學歷史學者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寫了一篇文章,叫〈川普的關稅與美利堅帝國的終結〉(Trump's Tariffs and the end of American Empire)。他在文中表示,川普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實際所為卻讓美國退回到1900年。美國當時是世界工廠,在地緣政治上卻毫無分量。他還表示,「川普重返白宮不到100天,就敲打國際安全秩序,摧毀美國在北約和其他盟友心中的信譽,還有國際自由貿易體系。」
川普正在毀掉美國80年的偉大
1900年的美國,工業產值占世界工業總產值的30%,製造業占世界的比例為24%,製造業產值位居世界第一位。而在國際上,美國奉行孤立主義,除了把美洲當成自己的後院,基本不參與世界事務。一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才不情不願地捲入世界亂局。問題是,現在已經是2025年,川普真的能把美國帶回1900年嗎?
首先第一點,重返1900年,意味著川普主動摧毀美國的霸權地位。現在美國依賴自己在世界上的霸權、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具有支配性的美元地位和金融體系、廣泛的結盟體系,是全球金融、貿易、安全的核心支柱。然而,川普雖然不想承擔國際義務,但是美國現在享受的好處,卻一點都不想放棄。
比如,川普曾經威脅,如果其他國家放棄使用美元,就要對其商品徵收100%的關稅。因為川普深知,美元在國際支付中的地位,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好處。不過,如果川普一再任意向全球徵稅,美國不斷向別國發起金融制裁,這一切都會損害美國的信譽。如果美國真的實現貿易平衡,不再向全球輸出美元,那麼美元就很難承擔國際貨幣的使命了。所以,不是其他國家要放棄美元,是川普自己在搞砸美元體系。

第二點,川普能把製造業帶回美國嗎?要承認一點,在個別領域,製造業確實在回流美國。比如在半導體領域,美國政府推出「投資加速器」項目,推動了一些晶片項目落地,已有20個晶片項目獲得最終確定,包括英特爾、美光、三星和台積電等公司的製造廠撥款。
不過,在絕大多數領域,川普的製造業回流計劃根本行不通。美國長期的去工業化導致產業配套體系不完善,許多基礎零部件、原材料的生產環節缺失或薄弱。一家工業公司往往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建立生產線和供應鏈,重建完整的產業配套體系並非易事。而川普政策的反復多變,讓絕大多數公司不敢輕易投資開廠。
此外,美國國內勞動力成本高昂,2024年美國製造業平均時薪超過30美元,遠高於中國等製造業大國。雪上加霜的是,川普政府嚴厲打擊移民,導致美國勞動力不足,而製造業相比於高科技行業,是最需要大量的熟練工人的。也許,川普無法把美國帶回1900年,卻可能帶去1933年的大蕭條時代,對此,全世界都要保持警惕。
總而言之,川普的所作所為,非但不能使美國再次偉大,反而會加速百多年來美國世紀的終結。川普正在毀掉美國80年的偉大。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曾任職聯合國翻譯處30年)
◎編輯|陳迅
【您可能有興趣】
‧ 中國最令美國忌憚的不是經濟體量和軍事實力,而是制度優勢
‧ 中國前進美國後退,中國正挑戰美國衰落的軟實力
‧ 造船業成中美競爭的最新角力場,誰勝誰負不言自明
‧ 川普關稅戰損害美國在全球貿易、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
‧ 從美元霸權論中美博弈的根本原因